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供应链融资的十大风险(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风险)

时间:2024-07-05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

应链金融是基于《合同法》和《担保法》而产生的,由金融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参与维护的,能够为金融机构给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给予担保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合同的总称。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供应链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从法律角度看,供应链金融是基于《合同法》和《担保法》而产生的,由金融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参与维护的,能够为金融机构给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给予担保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合同的总称。供应链金融虽然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较多、融资模式灵活、契约设计复杂,其运作也存在一定风险。

1.核心企业道德风险

核心企业是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是整个供应链金融发展和壮大的支柱,但也是由于其规模大、影响力大,在供应链金融中是决定风险的特异性变量,不符合金融基本原则中的风险分散原则;所以核心企业的违约将会导致整个供应链金融的崩塌。

通常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互利互惠,可以将中小企业的边际信誉提高到与核心企业同等的水平。但是,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利用其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上对上下游中小企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短期效益更大化,则会导致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迫使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以维持其基本运作。一旦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供应链资金紧张状况得以缓解。核心企业可能进一步挤占中小企业资金。如果由此积累的债务负担超出中小企业的承债极限,核心企业就会由控制风险的变量转变为供应链系统性风险的“震源”,使得供应链出现不稳定,风险激增。

2.物流企业渎职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物流企业举足轻重,是连接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多方参与主体的纽带。订单的需求信息、货物的监管、担保的形成等一系列服务等都通过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上层层传递。毋庸置疑,物流企业的引入必然有助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并且以其专业化的业务水平帮助金融机构减轻了监管成本。但是,除了特殊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是需要相关主管机关审批登记外,在目前普通物流企业的设立仅靠《公司法》制约,其标准化与规范化还有待提高的情形下,供应链金融的货押监管变量可能转化为一个新的风险隐患。比如出现监管方渎职、与中小企业的合谋诈骗或与核心企业发生纠纷等等,则必然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有序循环,使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得不到无缝衔接,严重时将使整个供应链金融中断或者崩溃,甚至其影响有可能超过核心企业违约造成的风险损失。

3.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

供应链金融作为针对中小企业的授信类产品,其更大特点是强调授信的自偿性,通过对物流、资金流、控制技术的结构化运用,规避了因中小企业资信、实力不足所蕴涵的.信用风险。鉴于此,供应链金融弱化了主体评价的权重,对受信主体的资质要求门槛较低;而强化债项评价的权重,对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担保物权更为重视。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的担保物权,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授信支持性资产,是重要的直接或间接还款来源。如果对中小企业此类资产的担保物权选择不慎,供应链金融将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

4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需要根据供应链的具体信息来量身定做金融服务,设计多元化的契约,以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这其中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和严密性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而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较多,每个主体都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当供应链结构日趋复杂、规模日益扩大时,供应链上发生错误信息传递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其风险也将会被逐渐放大。在银行扩大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提供更加灵活金融产品的形势下,如果对于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契约设计不完善或有问题,供应链金融操作过程、人员、信息或外部事件不能得到准确有效地管理和配置,将可能引发操作风险,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中银行债权的有效实现。

供应链金融管理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合同安排下的结构性金融创新,在运作模式上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资金流动封闭化、强调动产或其他权利的担保物权等一系列特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比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手段。

1.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选择管理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首先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选择问题。为了防范核心企业道德风险,银行应设定核心企业的选择标准。

之一,考虑核心企业的经营实力。如股权结构、主营业务、投资收益、税收政策、已有授信、或有负债、信用记录、行业地位、市场份额、发展前景等因素,按照往年采购成本或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对核心企业设定供应链金融授信限额。

第二,考察核心企业对上下游客户的管理能力。如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经销商是否有准入和退出管理;对供应商,经销商是否提供排他性优惠政策,比如排产优先、订单保障、销售返点、价差补偿、营销支持等等;对供应商,经销商是否有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三,考察核心企业对银行的协助能力。即核心企业能否借助其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协助银行加大供应链金融的违约成本。

2.物流企业的准入管理

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物流企业的专业技能、违约赔偿实力以及合作意愿三项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关键指标。其中,专业技能和违约赔偿实力两项指标分别关系到供应链金融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可以进一步细化这两项指标,采用打分法形式对物流企业进行评级和分类。对于合作意愿指标,除了考虑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的积极性,还应考虑物流企业具体业务操作的及时性,以及物流企业在出现风险时承担相应责任的积极性。根据上述三项指标筛选的物流企业应能在链接供应链有序运转的同时,协助银行实现对质押货物的有效监管;在出现风险时发挥现场预警作用,将质押货物及时变现,更大程度地降低银行供应链金融违约损失率。

3.中小企业担保物权的认可管理

在供应链金融中,中小企业的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作为授信的支持性资产,是较为典型的三类广义动产担保物权。银行在选择适合的动产担保物权时,要根据不同种类,设定相应的认可标准。

之一,对于应收账款,需要具备如下特征:

(1)可 *** 性,即应收账款债权依法可以 *** ;

(2)特定性,即应收账款的有关要素,包括额度、账期、付款方式、应收方单位名称与地址、形成应收账款的基础合同、基础合同的履行状况等必须明确、具体或可预期;

(3)时效性,即应收账款债权没有超出诉讼时效或取得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

(4)应收账款提供者的资格,通常要求应收账款提供者具备法律规定的保证人资格。

第二,对于存货,应满足如下要求:

(1)权属清晰,即用于抵质押的商品必须权属清晰;

(2)价格稳定,即作为抵质押物的商品价格不宜波动剧烈;

(3)流动性强,即抵质押物易于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进行 *** ;

(4)性质稳定,即谨慎接收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渗漏、易霉变、易氧化等可能导致抵质押物价值减损的货物。

第三,对于预付账款,即取得未来货权的融资,除了应考虑上述存货的选择要求外,还应考虑供应链金融的具体模式、上游核心企业的担保资格等因素。

4.供应链金融的操作管理

在国内银行当前技术手段和管理结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在地区或城市分行层次设置供应链金融的集中操作平台,以统一对不同客户服务的界面,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促进产品的标准化。虽然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可能难以完全顾及,但是分行层次的集中操作,可以避免支行的重复劳动,取得操作的规模经济,有利于及时、准确执行新的操作政策,避免政策传导的时滞和疏漏。同时,由于贷后操作环节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至关重要,实施集中操作的商业银行要明确界定分支行间的贷后管理责任,为支行贷后管理的信息登记与咨询提供便利渠道,以便跟踪保兑仓融资模式下的 *** 情况、融通仓融资模式下的赎货情况、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的货款回笼情况,及时比对操作平台提供的信息和贷后管理获取的信息,发现授信企业经营活动异常的蛛丝马迹,对抵质押物采取保全措施,提高授信企业的违约成本,实现供应链金融项下银行债权。

;

融资的风险都在哪方面?

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为融资主体,使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变为平衡的运动过程。 *** 时,以更低成本筹集适当期限和金额的资金;当资金过剩时,应以更低的风险和适当的期限投放,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的供需平衡。

融资风险通常包括以下风险:1.信用风险。2.完工风险。3.生产风险。4.市场风险。5.金融风险。6.政治风险。7.环保风险。

信用风险控制:对于借款企业,要做好信用风险控制。借款企业虽然属于授信集团,但其经营的中断或资金链的断裂,会对核心企业乃至供应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抵押权能否按时实现,自身信用是否符合评估标准,将非标准企业排除在供应链融资体系之外。

市场风险的控制:市场风险要强调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作为宏观市场风险,两者都要及早规划,重在布局,尽量减少对运营的影响,尽可能成为资金的补充而不是资金的消耗,充分利用期权期货、承兑汇票、利率和汇率管理等各种金融工具。

供应链运营风险控制:核心企业资质审查是供应链运营风险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在资质审查中关注企业财务指标、负债水平、信用审查,可以筛选出不合格的信用实体,从而降低坏账的可能性和供应链的融资风险。

企业领导要熟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含义,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案。同时,要不断完善信用基础,与投资者和银行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金融业会不断发展,进而形成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

融资规划:供应链金融存在哪些风险点?

融资规划:供应链金融存在哪些风险点?

供应链金融存在哪些风险点?下面是有关融资规划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在供应链背景下,链上企业的风险已发生根本变化,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供应链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水平和增级效用以及真实贸易项下产生的自偿性还款现金来源降低了上下游交易方的信用风险;

2、供应链上各环节主体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传递的风险因素又使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多变。不仅包括主体自身的信用风险,同时还涉及到企业所处供应链的整体运营风险、交易对手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交易资产风险、操作环节风险以及来自于物流监管合作方的风险等。

供应金融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A

企业信用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

B

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C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在融资过程中,真实交易背后的存货、应收账款、核心企业补足担保等是授信融资实现自偿的根本保证,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出现伪造贸易合同、或质押物权属/质量有瑕疵、或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等情况出现,银行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盲目给予借款人授信,就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D

业务操作风险。供应链金融通过自偿性的交易结构设计以及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通过专业化的操作环节流程安排以及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引入等方式,构筑了独立于企业信用风险的之一还款来源。但这无疑对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造成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的位移,因为操作制度的完善性、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和操作要求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关系到之一还款来源的效力,进而决定信用风险能否被有效屏蔽。

E

物流监管方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监管方会出于自身利益追逐而做出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或者由于自身经营不当、不尽责等致使银行质物损失。

F

抵质押资产风险。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抵质押资产主要分为两类:应收账款类和存货融资类。存货类融资的主要风险在于质物是否缺失、质物价格是否波动较大、质物质量是否容易变异以及质物是否易于变现等。

融资风险有哪些?

1、信用风险。 项目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项目有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和义务而出现的风险。像提供贷款资金的银行一样,项目发起人也非常关心各参与方的`可靠性、专业能力和信用。

2、完工风险。 完工风险是指项目无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运行标准而带来的风险。项目的完工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阶段和试生产阶段,它是项目融资的主要核心风险之一。完工风险对项目公司而言意味着利息支出的增加、贷款偿还期限的延长和市场机会的错过。

3、生产风险。 生产风险是指在项目试生产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中存在的技术、资源储量、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的总称。它是项目融资的另一个主要核心风险。生产风险主要表现在:技术风险、资源风险、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风险、经营管理风险。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5、金融风险。 项目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融资中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项目发起人与贷款人必须对自身难以控制的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加以认真分析和预测,如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这些因素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

6、政治风险。 项目的政治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风险,如借款人所在国现存政治体制的崩溃,对项目产品实行禁运、联合 *** 、终止债务的偿还等;另一类是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稳定性风险,如税收制度的变更,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调整,外汇管理法规的变化等。在任何国际融资中,借款人和贷款人都承担政治风险,项目的政治风险可以涉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

   7、环境保护风险。 环境保护风险是指由于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增加的新资产投入或迫使项目停产等风险。随着公众愈来愈关注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许多国家颁布了日益严厉的法令来控制辐射、废弃物、有害物质的运输及低效使用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污染者承担环境债务”的原则已被广泛接受。因此,也应该重视项目融资期内有可能出现的任何环境保护方面的风险。

实践中,融资过程所产生的风险主要就是上述的七种,包括政治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等。具体的内容,我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帮助你解开疑惑。

;

供应链的风险有哪些?怎么分类

一、供应链内生风险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供应链合约的一方从另一方那儿得到剩余的收益,使合约破裂,导致供应链的危机。在整个供应链管理环境中,委托人往往比 *** 人处于一个更不利的位置, *** 企业往往会通过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从委托合作伙伴那儿得到更大的收益。

信息传递风险。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企业联盟,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生产组织与采购风险。现代企业生产组织强调集成、效率,这样可能导致生产过程刚性太强,缺乏柔性,若在生产或采购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停顿。

分销商的选择产生的风险。分销商是市场的直接面对者,要充分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必须做好分销商的选择工作。在供应链中,如果分销商选择不当,会直接导致核心企业市场竞争的失败,也会导致供应链凝聚力的涣散,从而导致供应链的解体。

物流运作风险。物流活动是供应链管理的纽带。供应链要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实现即时化生产和柔性化制造,离不开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这就需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采取联合计划,实现信息共享与存货统一管理。

企业文化差异产生的风险。供应链一般由多家成员企业构成,这些不同的企业在经营理念、文化制度、员工职业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采取不一致的工作 *** ,最后输出不同的结果,造成供应链的混乱。

二、供应链外来风险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供应链的运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中的生产、运输、供给和销售等都建立在对需求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市场竞争的激化,大大增强了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不确定性,使准确预测的难度加大,很容易增加整个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经济周期风险。市场经济的运行轨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这种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加大。

政策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对供应链的资金筹集、投资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产生极大影响,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

法律风险。供应链面临的法律环境的变化也会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等等不确定性,有可能对供应链运转产生负面效应。

意外灾祸风险。主要表现在地震、火灾、政治的动荡、意外的战争等等,都会引起非常规性的破坏,影响到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企业,从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使供应链中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受阻或中断,使生产经营过程遭受损失,既定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无法实现等。

供应链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有哪些风险

应收账款融资指以企业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而供应链金融下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为了获取资金来支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以与买方(债务企业)签订的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银行为卖方(债权企业)提供的,以合同下应收账款回收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之一批还款来源的融资模式。

一、融资主体需求当前市场竞争激烈,

当产品供应商销售长线产品或面对实力雄厚的经销商时,常常被迫采用赊销方式,供应商将产品卖给客户,客户不直接支付现金,形成大量应收账款,一段时间后才能收回"但是供应商需要支付产品生产加工花费的劳动成本,到期应付账款,存货质押融资到期本息或者提前进入下一生产运营周期所需资金,由此产生的资金缺口将会妨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及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即是针对企业产品销售环节的现金缺口问题,为供应链上、中游的中小型债权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债权起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如此,银行的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融资方式

企业、银行及债务企业均参与其中,债务企业为核心企业,凭借其在供应链中的较强实力及较好信用水平,在融资模式中起着反担保作用,若融资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

目前国内银行常用的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

1、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以应收账款的债权作为质押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当银行向供应商融通资金后,如果购买方无力付款或是拒绝付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向供应商要求偿还贷款资金的融资方式

2、应收账款保理供应商将应收账款的债权出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并通知买方直接支付货款给银行,由银行承担收账风险,对融资企业不附追索权的融资方式

3、应收账款证券化即企业将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应收账款转化为在金融市场可以出售且流通的证券的融资方式

三、运作流程

1、货物交易中小企业及核心企业买卖双方进行货物交易。

2、应收账款单据发出。下游核心企业向上游中小企业发出应收账款单据,债权债务关系形成。

3、单据质押。债权企业将应收账款单据质押给银行,申请贷款。

4、付款担保。债务企业向银行出具付款承诺书,为债权企业贷款进行担保。

5、银行信用贷款。银行发放贷款给债权企业。

6、购买生产要素。债权企业获得贷款后购买生产要素进行再生产环节。

7、销货收款。债务企业销售货物,收回货款。

8、支付账款。债务企业按应付账款单据金额支付给银行。

9、合同注销。应收账款质押合同注销。

传统银行贷款行为往往是根据单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信用风险评级等情况来决定是否贷款,中小企业在这些方面较为欠缺,银行对其惧贷惜贷。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以产业供应链的贸易合作为背景的,凭借着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更多关注贷款企业的运营能力及盈利能力。这就使得中小型融资企业可以及时获得银行贷款,弥补资金缺口,保证生产连续性及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四、应收账款融资风险分析

由于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向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供应商及相对强势的核心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则该融资模式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我国当前的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银行无法独立完成对供应链上企业数据真实性的调查研究,应防止供应链上买卖双方为关联方性质,以不真实的贸易背景开具空头支票,套取银行贷款

2、应收账款的性质银行应关注用于融资的应收账款是否为正常业务所导致的,比较应收账款还款日和贷款业务期限,考察交易双方是否还有其他可抵消的债权债务关系

3、融资企业资信实力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双方良好长久的贸易合作背景是评价供应商资信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融资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是否具备履约能力,其履约能力是否得到核心企业的认可都是应收账款融资服务需要考察的重要方面。

4、融资企业经营情况银行应从融资企业有无持续经营优势,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市场销售份额状况以及经营人员的素质和个人信用情况方面评价融资企业的经营状况。

5、核心企业履约情况银行应查询以往的供销一记录评价债务企业的支付能力(是否按时付款,交易过程是否有纠纷记录等)。

6、借款原因分析

1)销售增长;

2)存货周转变慢,收账款周转变慢;

3)采购资金增加;

关于供应链金融中保兑仓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问题?

(1)核心企业资信风险。(2)商品监管风险。(3)质押商品价格变动风险。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