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和趋势
一、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各级 *** 都把金融安全和稳健发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采取多项管理措施,加强自身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加入WTO后,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我国金融业各部门的压力仍将非常大,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我们将分别谈谈我国银行业(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发展现状。
(一) 银行业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基本上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瓜分,行业垄断程度相当高,其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汇银行业务和外汇业务等,很少经营或不经营全部的投资银行业务,如金融租赁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财产顾问和咨询业务和旅游广告业务等。这些业务范围的限制,影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金融工具创新能力,资本金严重不足,贷款能力出现内生性约束。由于国有银行效益不佳,消化自身不良资产的压力很大,也无力用经营利润补充基金。因此,不良资产日益积累,致使部分国有银行资产充足率根本达不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要求。由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强,资产运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坏帐和呆帐。这些都将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保险业
二十年多来,中国保险业以年均39.6%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实现之一个保费收入达500亿元用了15 年的时间,而实现第二个500亿元仅用了3年时间(见图1-1、图1-2)。到2000年底,保费收入达1595.9亿元。同时保险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目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40家,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保险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中国保险业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保险公司实力
差,资金运用渠道少(保险业收入仍以保费盈余为主),效率和经营技术不高,服务水平不能适应竞争等。因此,一旦当我国保险公司与外国保险机构真正展开竞争,保险业将面临很大冲击。
图1 1989—2000年我国保费收入趋势图
图2 1989—2000年我国保费收入增幅趋势图
(三)证券业
我国证券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经过曲折的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融资能力的增强,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额从1994年的99.78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192.22亿元,占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的11.45%;其次,随着证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股票交易额也持续增长,1993年的股票交易额为3627.2亿元,2000年股票交易额达到高峰,为60826.6亿元,增长了16.7倍。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1154家,投资者帐户为6639 .68万户。上述数据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证券业是在一定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并没有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因此其要进一步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内证券机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一,结构趋同。业务范围仅限于国内的承销、经纪和自营三大传统业务,企业财务顾问业务等虽然也有,但是大多是争取承销项目的辅助手段,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大的雷同,对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充分的认识。
其次,融资渠道不畅,上市证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个方面:同业拆借、国债回购和增资扩股,且融资偏重短期资金融通,缺乏券商发展急需的长期资金融资渠道。
第三,资本运作效率差。
第四,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混乱。
第五,证券经纪业务收益下降。
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余年成长历史的新中国证券业同经历过百余年资本市场锤炼并且实力雄厚的国外证券公司同场竞技,将面临巨大的现实压力。
二、中外金融服务业发展比较
2001年11月,中国终于迈进了WTO的大门,中外金融机构同台竞技将成为必然趋势,我国金融业要在这一场新的角逐中占有一席之位,必须通过比较分析彼此的优势和劣势,判断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最终提出自己的战略方案。
(一) 银行业
1.经营规模比较
衡量一家综合性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主要有总资产、一级资本、分支机构数量、跨国经营情况等子指标。
表1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规模比较(1999年度) 单位:亿美元
总资产
一级资本
分行机构数量
跨国经营情况
工商银行
4275.46
219.19
国内分支机构众多
跨国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银行
2442.93
162.66
国内分支机构众多
跨国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建设银行
2658.45
131.96
国内分支机构众多
跨国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银行
3162.14
152.70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花旗银行
7169.37
476.99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美洲银行
6325.74
381.76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德意志银行
8437.61
174.18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巴克莱银行
3988.25
140.55
全球性机构布局
全球性银行
资料来源:张仿龙、阮班鹰:《中外商业银行盈利比较及入世对策》,《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1年之一期;孔永、马耕之《世界30家银行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概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从表1可以看出,就总资产和一级资本来源来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跨国商业银行相比并不逊色,已经进入世界大银行行列。但从分支机构数量及跨国经营情况看,除中国银行具有众多海内外分支机构并已初具全球性银行的某些特征之外,其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分支机构总量很多,但跨国经营都还刚刚开始。因此,从经营规模指标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国综合性大银行的更大差距表现在全球性分支机构布局缺陷和跨国经营滞后等方面。
2.业务功能比较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业务功能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管理当局对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限制(见表2)。英国、日本和美国已分别于1986年、1992年和1999年修改了相关法律,最后从法律上废除了混业经营的障碍。而我国《商业银行法》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等非银行业务。
表2 中外商业银行业务比较
商业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
保险业务
当局立法限制
工商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工商东亚
无
分业经营
农业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无
无
分业经营
建设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中金公司
无
分业经营
中国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中银国际
无
分业经营
花旗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全面开办投资银行业务
有
1999年取消限制
德意志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全能银行
有
全面混业经营
巴克莱银行
存贷汇等业务功能齐全
全面开办投资银行业务
有
1992年取消限制
近年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已经开始绕过法律限制,通过到境内外收购、合资设立投资银行机构,开展了投资银行业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国内分支机构尚不能从事证券一、二级市场业务。因此,业务功能综合化、全能化是形成外资商业银行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金融创新比较
金融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业务创新三大方面。由于外资大银行身处市场经济国家,不存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问题,因此,金融创新的比较仅限于业务创新。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仅限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大部分业务创新还是借鉴国外商业银行60—80年代的产品,而市场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种,如期货、期权、利率调换、消费贷款证券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等在我国都还未开办。由此可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新产品领域及跨国经营方面的竞争力非常弱。
表3 中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比较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外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综合帐户
银证转帐
浮动利率贷款
票据融资
电子银行
循环贷款
*** 结算
消费信贷
给点分吧,很辛苦的
银行如何提高用户体验
1.统一渠道管理,重新定位渠道建设重点
目前大多数银行的渠道与产品是单线联系,所使用的技术与用户界面各不相同。然而从用户角度来看,希望能从ATM、网银、手机银行、网点、 *** 中心等渠道得到一致的体验。如果这个产品只能通过网点提供,那个产品只能通过ATM提供,客户体验只是单个的渠道,难以形成整体感,也不利于银行进行交叉营销。
因此,建议在组织设计上统一渠道管理,将多种渠道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协同管理。在产品设计和研发时,支持多渠道发布和全渠道管理,尤其是应该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渠道作为今后的主要战略渠道来支持。
2.产品与服务设计上,要加强与用户的互动,重视用户反馈
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加开放透明,用户转移成本更低,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用户的口碑、评价比传统的广告效应更大。银行在产品设计、服务提供时,应引入互联网领域的系统建设迭代思维,重视用户体验反馈,积极响应,迅速迭代,不等用户投票,主动运用新媒体、社交渠道吸引用户参与业务流程和系统建设。
一是建议建立用户体验设计岗位。采取定期交流选拔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激励。由他们代表用户向需求和研发部门反馈产品体验感受,提出建设和优化需求。
二是建立用户反馈和评价机制。统一用户反馈渠道,设计统一的用户反馈平台,支持文字、截图、标注、声音等用户直接反馈方式,并对于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建立积分奖励机制。
三是积极应用社交媒体。在产品创意、设计阶段,可以鉴小米的“米粉俱乐部”方式,吸引用户为粉丝,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中来,体现对用户的尊重和用户的自我实现感。
3.创造应用场景,重视数据的采集与应用
“互联网+”的典型特征是跨界,采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线上线下的融合(O2O),主要目的是制造应用场景,通过场景嵌入自家的服务,聚拢用户,收集数据,再利用数据反哺业务。
在银行的存贷汇业务中,支付业务是最标准、最成熟、第三方最早介入的业务,互联网金融要颠覆金融业,就是想形成“支付+账户/用户+大数据+风控和产品”的生态圈。在这个共享、开放的生态圈,各个环节基本上都能在互联网的环境和技术下完成。而支付是这个生态圈的基础设施,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石,也是竞争焦点。传统银行可以借助智能手机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消费情况、行为偏好、关系 *** 等详细信息,为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提供更有力的信息,进而可以衍生到信用、理财等产品领域。
4.高度重视信息化在银行转型中的战略地位
银行是最早应用信息化的行业,但迄今为止模拟手工操作过程仍在信息化建设中占比较高。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继续采取这样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银行经营的需求。
因此,银行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将IT定位为战略资源,应用最新的技术理念和成果,重新再造业务流程。以生物识别技术为例,通过自动化识别技术,正确识别度达到99%以上,而人眼的识别度才97%,人工操作不仅成本高,还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
多数银行每年在网点建设、设备、运营等领域投入相对较高,但在科技人员的投入上,尤其是在研发人力资源的投入上,与大型的互联网企业相比,差距明显。未来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人才才是重要的再生资源。因此,要重新确定科技在银行的战略定位,首先要在投入上逐步转变观念,尤其是加强研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升科技研发人员在全体员工中的占比,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其次是以用户为中心,基于人才储备,将业务流程和专家的知识经验,通过信息系统和数据模型固化到IT软件产品中,不断完善产品建设,提升用户体验。
好的客户体验应该是给客户以愉悦的感受。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话语权、选择权更强,得用户者得天下。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群体结构的变化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可以预测,十年以后,大部分用户将以线上移动金融服务为主体,线下服务为补充。线上以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用户自服务的业务为主,线下以复杂业务为主,线上线下相互协同。今天,银行在渠道建设、产品设计、服务提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以用户的核心利益诉求为导向,以打造更佳用户体验为目标,这也是未来银行的生存之道。否则,最终将被市场和用户所抛弃。
互联网金融的新媒体怎么做
之前,我一直讲都是在讲新媒体,很少讲行业。我所在的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具体一点来说就是网贷。
现在网贷平台有很多,大部分平台会把新媒体做起来,微博可以不做,微信公众号怎么样也得做一下,好不好另说。
平台大不一定新媒体就运营的好。陆金所很大一个平台,它在新媒体这块投入的精力不多,因此它的新媒体影响力小,但在传统媒体,它有具体绝对优势。
也有一些平台,平台不大,微信营销玩得不错,吸引不少粉丝,建立起优势。
几乎有一半平台处于低频更新或停更状态,这样的平台通常很少,无专人负责。
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平台虽说是上市控股系,但平台规模却很小,团队精简,新媒体兼文案,新老媒体一起负责。上面没什么预算,上面不对你也没太多要求,这就很尴尬。
现在互金行业处于整顿期,大家为了活命,整改,合规才是当下重中之重,业务规模不让增长,新媒体在当下不是关注的焦点。
金融行业软文怎么写,如何让金融软文在发布上有好效果?
软文是如今互联网推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单一的金融业无法突破瓶颈,所以软文就成了金融行业的突破口,那么金融行业软文怎么写?
1、从热点入手
金融行业软文可适当借用当下的热点,金融类的新闻很多,可在网易、腾讯等新闻网站进行寻找,让相关的内容获得大量曝光的机会,不过要注意,一味的蹭热点也容易引发大众反感,个人建议选择关注较多且与金融行业有关的热点,从里面提炼出概念,再把概念转化成大众听得懂的话,这样你的宣传效果更好。
2、打破常规
在很多人眼中,金融软文一定要是专业性的,但是注意类似的内容太多了,很容易导致大众产生审美疲劳,没有耐心去看,所以在写金融行业软文时要打破人们的思维定式以及常规,用新的观念和写作方式去进行表达,用诙谐的文风来叙述故事,让文案变得更加的生动,用接地气的言语去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人眼前一亮,吸引更多的人点进来看。
3、端正态度
在创作软文时不应该抱着敷衍了事,或者只顾自己的态度,全篇只知道宣传自己产品,而忽略了阅读者的需求,所以在写软文时企业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静下心来,从用户的角度去出发,输出一些对用户有用的内容,把推广目的进行创意性的植入,这样才能获得潜在用户的认同,提升文章阅读量。
如何让金融软文在发布上有好的效果?
1、明确目的
写软文之前需要明确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粉丝?还是提高知名度?又或是促进活跃度?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你对目标群体做好相应的分析与研究,了解自己的潜在读者群是什么人,根据客户特征进行创作。
2、选择合适的平台
金融软文可选择的平台还是非常多的,例如门户网站、垂直平台、各大自媒体平台等,所以选择平台前要调查一下各个平台的情况,比如平台的权重、PV、UV等数据,更好是选择权重大的平台,这样发布的软文更容易被搜索到,而且排名也会更高。
什么渠道比较适合做金融推广啊?
对于网贷产品,推广渠道主要分以下几类:
之一类:线上广告
1搜索渠道:
以百度举例,其他类推。百度品专、百度华表、百度知心、百度阿拉丁、百度关键词、百度网盟、百度DSP、百度橱窗等。
注明:量极大,关键词竞价操作难度极大,如果有专业的团队,效果非常好。
2联盟广告:
百度网盟、搜狗网盟、360网盟、谷歌网盟等。
注明:量大,网盟便宜,效果一般,三要素:素材、定向、出价。
3导航广告:
hao123、360导航、搜狗导航、2345导航、UC导航等。
注明:量大,导航效果还行,但好位置比较贵。
4超级广告平台:
广点通、新浪扶翼、今日头条、陌陌、网易有道等。
注明:量大,尤其是广点通,效果中等,同样是三要素。
5T类展示广告:
腾讯网、新浪、网易、凤凰等。
注明:量大,价格贵,效果看具体情况。
第二类:媒体广告
1电视广告:
央视、卫视,可以是硬广,访谈,独家赞助,或者公益植入。
注明:根据类型不同,有一定的品牌背书和美誉度塑造效果,价格越贵,流量越大;便宜的往往是为了做内容背书。效果或天上,或地下。
2报纸广告:
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
注明:能覆盖到主流人群,有一定的品牌效益。
3杂志广告:
汽车、财经、旅游杂志。
注明:同报纸广告。
4电台广告:
城市FM/音乐FM。
第三类:户外广告
1分众广告:
分众传媒、巴士在线。
注明:分众传媒曝光度很强,烧钱必用。
2地铁广告:
品牌列车、品牌冠名直达号、各类展示位。
注明:曝光度强,覆盖面广,无差别推广,车厢全景视觉强烈,展示效果极好。
3公交广告:
公交车身广告、公交站牌。
注明:曝光度不错。
4其他:
火车站、飞机场、电影院、高速路牌、广场液晶屏等。
注明:都具备极强的曝光度,且有很好的分众效果,如飞机场是覆盖高端人群的不二之选。
第四类:社会化广告
1微信:
公众大号、朋友圈、微信深度合作。
注明:最近微信支付后会出现借贷宝的广告,相信继朋友圈之后,微信其他功能也会陆续尝试广告合作。
2微博:
微博大号、粉丝通、话题排行榜。
注明:创意很重要。
3社群:
各类社群组织。
注明:水深。
第五类:APP广告
1应用市场:
360、百度、小米、华为、应用宝、VIVO、OPPO、金立、联想、三星等。
注明:推广APP的重要渠道。
2联盟广告:
积分墙、返利联盟、移动广告平台,如:adwords、有米、多盟、亿玛、爱赚等。
注明:ASO必备,不精准,效果不好。
3预装:
手机厂商,分销厂商,芯片厂商等。
注明:量大,水很深。
4超级APP:
滴滴、uber、美团、WIFI万能、美图秀秀、锁屏。
注明:锁屏类的居多,效果一般。
第六类:官方渠道
作用:1、冷启动;2、内容营销,从多个角度,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来阐述企业理念,产品特点,链接用户;3、市场传播,利用微信、微博、官方通道保持企业在市场上的声音,并策划各类事件,制造爆点。
1站内:
自身网站与APP广告位,短信通道,站内信,弹窗等。
注明:官方内部通道也是很好的推广位,要合理利用。
2SEO:
官网排名,百科,知道,贴吧,新闻源。
注明:这块非常适合冷启动,如果有能力,组建专业团队,做站群排名,新闻源排名,企业知道,贴吧,前期耕耘,后期收获。
关键点:懂搜索体系规则。
3官方媒体:
服务号、订阅号、微博官号、官方博客、官方社区。
注明:服务号当做产品做,抓用户的产品需求;订阅号当传播来做,抓用户的信息需求。微信和微博可以做矩阵;博客已经式微;社区难度极大,做成了效果很好。
4新闻自媒体:
虎嗅、36Kr、百度百家、今日头条号、搜狐、网易、腾讯、新浪自媒体。
注明:冷启动必做。
5视频自媒体:
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新浪视频。
注明:同上。
6其他:
如 *** ,销售,门店, *** 商等。
第七类:社群渠道
作用:软营销。这块是宝地,软广的核心战场。苹果,三星,UBER都喜欢这么做,在产品上线前,各类预热活动,内容营销。当你看到很多人在论坛讨论苹果又出新品时,请不要相信这都是自发的,里面有大量的水军,还有博主。事实上,UBER在国内和各综合及垂直领域的博主均保持了深度合作关系。汽车、美妆、母婴、电子产品开展社群营销是普遍现象。
1综合:
*** 空间、人人网、豆瓣、知乎、天涯。
注明:知乎的权重很高, *** 空间的用户多。
2垂直:
携程旅游、蚂蜂窝旅游;汽车之家、易车网;搜房、安居客;辣妈帮、宝宝树。
注明:垂直社区的用户质量往往极高,营销价值极大,但是社区对营销的打击非常严厉。较好的方式是找KOL进行植入营销,另外也可以找写手拍摄原创视频、图片,编写文案后开展优质内容营销。
3社交:
微信群, *** 群,豆瓣小组。
注明:社交群的标签非常清晰,容易找到目标用户,但是对广告的抵触也很强烈。可以和群主搞好关系,开展营销;若是官方要组建群矩阵,建议引导活跃人士自发建群,如旅游网站大多在全国各地都有用户自建的交流群。
自媒体渠道对企业营销而言,进可攻,退可守。官方渠道,能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市场上合理的声音;社群渠道,能帮助企业针对核心目标用户群进行集群式轰炸,制造热点,形成现象级的事件。
关于金融行业怎么吸引粉丝和如何搞金融赚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如何设计一款互联网金融保险APP开发产品
金融理财APP在开发过程中确实是一个艰难槛,但是比金融理财APP开发的就是怎么运营金融理财APP。没错的,这是每个金融理财APP运营人员的痛,但是想想是真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主要还是APP运营人员没有找到关于怎么运营APP的 *** 而已,所以现在APP运营人员应该先放下手中的工作,想想到底给怎么运营一个金融理财的APP应用才能做到吸引更多的粉丝。获取金融APP用户:运营一款金融APP应用的之一步,毫无疑问是获取用户,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APP推广。这个阶段,最初APP运营人员最关心的数据是下载量。不过,下载了应用不等于一定会安装,安装了这个APP应用也不等于一定会使用该APP应用。所以很快激活量成为了这个层次中大家最关心的数据,甚至是有些APP运营人员唯一关注的数据。通常激活量的定义是新增的启动了该应用的独立设备的个数。上面的这个过程就是APP运营经常说到的拉新,同样的也可以借助网上的一些APP活动运营工具来做拉新,比如说【活动盒子】活动运营是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每次活动都是通过活动埋点;用户注册使用你的APP之后就可以获取相对地标签,然后存在标签数据库,你的活动越多,那么你的数据库就越大,标签就越大,因此你每次活动就能做的更精准,做到不同用户推送不同的活动;这是做活动运营的一个更高境界。
提高金融APP用户的活跃度: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APP推广渠道的质量。差的APP推广渠道带来的是大量的一次性用户,也就是那种启动一次,但是再也不会使用的那种用户,如积分墙,刷量的渠道。好的APP推广渠道往往精准作用在目标用户,精准推广,永远是APP运营人员很需要记住的点。提高金融APP用户的留存率:有些伙伴会发现应用被下载后,没有用户粘性,次日留存,7日留存很低,用户留不住。通常保留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很多应用确实并不清楚用户是在什么时间流失的,于是一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新用户,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有大量用户流失。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