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包含海天味业前十大流通股的词条

时间:2024-07-07
今天给各位分享海天味业前十大流通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十大食品龙头股

十大食品龙头股:

1、海天味业:食品制造业龙头含岩禅股。公司一直专注于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目前生产的调味品涵盖了酱油、调味酱、蚝油、鸡精鸡粉、味精、调味汁等多个系列,其中酱油、调味酱、蚝枣肆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产品。公司一贯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放在经营工作的首位,连续多年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卓越奖,并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食品安全信用等级A级企业。

2、贵州茅台:白酒龙头,近5年国内没有其他的白酒企业能撼动其地位。

3、雪天盐业: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食盐行业属于“制造业”中的食品制造业,小工业盐、两碱用盐属于“制造业”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伊利股份:国内乳企之一品牌,旗下冰淇淋市场占有率之一。

5、有友食品:根据中国 ***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及《国民经济分类》,公司属于制造业中的谈尘食品制造业。

6、绝味食品:国内各地多家门店,鸭脖市场占有率之一且营业额之一。

7、广州酒家:2017年6月27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3043,成为广东省上市饮食集团,主营业务包括餐饮服务和食品 *** ,目前拥有餐饮品牌“广州酒家”“天极品”“西西地”“好有形”,食品品牌“利口福”“秋之风”,拥有15间广州酒家餐饮店,2间西西地西式简餐,1间“好有形”融合餐厅,1个大型食品加工基地以及160多家食品连锁饼屋。

庄园牧场:根据 *** 行业分类,属于食品制造业。

8、良品铺子:休闲食品行业龙

9、蔚蓝生物: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酶制剂、微生态行业为制造业之食品制造业,所处动物保健行业为制造业之医药制造业。

10、千禾味业: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龙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昔日“酱油之一股”,加加食品 还有翻盘机会吗?

作者丨曹伟

出品丨鳌头 财经 (theSankei)

时隔1年终摘帽,“酱油之一股”加加食品(002650.SZ)还没来得及庆祝,便被二级市场泼了冷水。

近日,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7月28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加加”变更为“加加食品”。

第二天, 加加食品开盘大涨近8%,随后股价一路下跌并一度触及跌停,截至当日收盘,收报6.68元/股,跌7.99%,振幅为18.99%,换手率为9.06%,成交额为7.5亿元,登上了当日的龙虎榜。8月12日,加加食品股价报收于5.57元,进一步下挫。

“摘帽”为何会被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成功“摘帽”

资本不看好,多与业绩有关。在这一点上,加加食品确实也无力反驳。

自2012年上市后业绩几乎止步难前。数据显示,2012年-2018年,公司的营收分别实现16.57亿元、16.78亿元、16.85亿元、17.55亿元、18.87亿元、18.91亿元和1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30%、0.40%、4.17%、7.50%、0.24%、-5.44%。

2019年,加加食品业绩出现回暖。全年实现营收20.40亿元,同比增长1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40.86%。整体来说,2019年业绩增长较为喜人。

但好景不长,2020年加加食品去年实现营收20.73亿元,同比增长1.63%;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增长2.9%。增长势头再次陷入原地踏步的边缘。

原本,虽增长虽不明显,能守住阵地也是不错的。但9年过去了,竞争对手都在不断进步,加加食品却“掉队”了。如今海天味业已成为5000亿市值的“酱油一哥”,但加加食品在停牌前的市值不过84亿元,总市值不到对手的2%。

业绩上,海天味业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7.92亿元,同比增长1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3亿元,同比增长19.61%,加加食品和其相比距离甚远。

曾经发展远不及加加食品的千禾味业,如今业绩增长速度已经赶超加加食品。2020年,千禾味业营收同比增长24.95%达到16.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6亿元,同比增长3.81%。

此前,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其在自查中发现公司存在为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违规对外担保4.66亿元的情形,占公司2019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9.94%。因牵涉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加加食品未能在一个月内解决上述违规担保事宜,公司股票于 2020年6月15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加加食品”变为“ST加加”。

“带帽”期间,加加食品被限制再融资的机会,艰难处境可想而知。根据加加食品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0万-2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51%-86.03%。

根据加加食品的说法,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是受到社区团购冲击、新零售投入较大、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原因所致。

近日,加加食品成功“摘帽”。开市起复牌,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ST加加”变更为“加加食品”,但股价走势却继续向下,7月28日到30日,加加食品股价3个交易日跌幅达到18.46%。

再次“出发”

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之一股,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在资本市场,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迎来了两位新股东,分别是李辉及范社彬两位牛人散户,以持股1142万股及642万股位列公司第五大和第七大股东。

此前,两位牛散此前也看好舍得酒业,均在去年9月份入列舍得酒业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舍得酒业是史上首只股价超百元ST摘帽股,在复星集团入主后,公司股价开启疯涨模式,屡创新高。可见,加加食品还是被部分投资者看好的潜力股,

从业绩来看,加加食品虽然增长不明显,但创始人杨振是草根起家,一直想要做高端的酱油企业,加加食品自身产品基础厚实。只是,在多元化转型上,加加食品疯狂开启“买买买”模式,寄希望于并购来使业绩增长,但大都事与愿违。

除收购四川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带来了不少收益外,大多收购计划,不是并购失败就是效益不明显,对公司造成严重影响。

“企业上市后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2013年以来我个人投资套进去了,然后恶性循环,不断地搞投资,没有聚焦主业,所以错过了发展时机,这个我责无旁贷。”杨振曾坦言。

不过,杨振强调,这与上市公司无关。在杨振个人投资面临困境时,加加食品几乎沦为了杨振的“提款机”,导致企业错失了消费升级大潮中的发展良机,

如今,纠纷正逐步清理,实控人也在自我反省。近两年,加加食品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坚定推动战略重心回归主业,剑指大单品,欲将原酿造酱油打造成中国酱 *** 业的“ 茅台”。

与此同时,在销售渠道方面,加加食品加大力度深耕市场,在开拓传统线下 *** 的同时,重新布局线上销售。

对于加加食品而言,接下来的路虽然难走,但也是一次“新”出发。

海天味业3天市值蒸发超1000亿,还会大跌吗?

个人觉得可能还会大跌。9月7日,食品饮料龙头股海天味业已连续第三天下跌,当天下跌5.33%。在这3天中,海天味业总市值蒸发超1000亿元。海天味业依靠‘海天’单一品牌,业绩已然触顶,因而难撑其高市值。

就在几天前的9月3日,海天味业涨超2%,股价更高突破200元,市值超6500亿元。回顾海天味业市值飙升到狂跌,似乎在验证着没有业绩支撑下的市值泡沫正在一点点破碎。

扩展资料

海天味业大涨大跌的原因

数据显示,海天味业今年的强势上涨,主要是外资和机构资金的功劳。在2020年一季报中,海天味业的基金持仓家数仅有122家,占流通股比例为1.49%。

可以说,在4月初到6月底这短短的3个月中,新增基金持仓的家数达到368家,占流通股的比例也从1.49%提高到了1.96%,占比提升了0.47个百分点。

有一些聪明的基金在中报时就已经小笔减持了海天味业。如一季报时,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持股496.89万股,在半年报时,该基金持股已变为480万股。

此外,代表北向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一季报时,持有海天味业5.61%的流通股,但在半年报时,其持股比例已达到6.37%,在短短3个月中,持股比例提升了0.46个百分点。但是,外资却在最近几天疯狂卖出海天味业。海天味业在近期上榜沪港通前十大活跃成交股的交易数据中,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商报—市值蒸发上千亿 海天味业泡沫要破?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消费龙头连续跳水3天,1000亿市值蒸发!股民怒吼:100倍市盈率也是价值投资?

海天味业:前景并非一片大好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海天味业的估值达到50倍,是前景值得期待还是泡沫?

海天味业(603288.SH)自2014年上市以来,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2017年年初以来,其股价已经从不足每股30元上涨至目前的百元以上,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实属罕见。

更让人不解的是,海天味业的估值高达50倍以上,贵州茅台(600519.SH)也不过25倍左右。在如此不佳的市场环境下,为何海天味业会有这么高的估值?究竟是投资人对于公司未来前景的期待还是泡沫所致?

买方与卖方观点不一致

海天味业主要经营调味品,前身是拥有300多年 历史 的佛山古酱园,目前公司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鸡精、味精、料酒等产品。多年来,公司调味品的产销量及收入连续多年名列行业之一,其中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调味品是一个巨大的市场,2017年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调味品行业当年的营业收入就已超过3000亿元,而公司在酱油领域有着非凡的经营业绩,海天酱油产销量连续22年稳居全国之一,并遥遥领先。

2013年,公司的收入为84.02亿元,净利润16.06亿元,市值为538.32亿元(上市之初的2014年2月13日),而2018年公司的收入为170.34亿元,净利润43.67亿元,市值为1857.85亿元(2018年年底)。

五年时间,海天味业收入增长102.78%,净利润增长171.92%,市值增长245.12%。由此看出,海天味业市值的增长远高于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的未来非常看好。

自上市以来,各大券商都相继推荐,很多券商给出了更高评级,但有一些现象令人疑惑,为什么在券商评级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海天味业前十大股东中只有很少的机构投资者?截至2019年之一季度,公司之一大股东为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持股数为15.7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8.26%,其次是第三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为1.51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58%,最后是第八大股东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为255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94%。

除了以上三席,海天味业其余的前十大股东均为自然人。

一边是券商不断推荐,一边只有很少的机构买了很少的股份,这样的反差似乎说明了买方与卖方之间对于公司未来的前景并未达成一致。

前景真的那么好吗?

近四年,海天味业保持了收入规模的稳定增长,但是增长的背后广告费用增速远超收入增速。2015-2018年,公司收入为112.94亿元、124.59亿元、145.84亿元、170.34亿元,同期广告费用分别为1.85亿元、3.31亿元、4.54亿元、5.06亿元。四年时间,公司收入增长50.82%,广告费增长173.51%,远超收入增幅。

在投放策略上,海天味业主要聚焦品牌头部资源投放,公司通过传统媒介《最强大脑》、《极限挑战》、《跨界歌王》等主流卫视平台头部综艺节目赞助投放,以及 *** 端新媒介《吐槽大会》、《奇葩说》等主流平台头部IP资源赞助合作,双管齐下。2016-2018年,公司投放了收视率排名靠前的广告冠名费超1亿元,国内天籁之战等热门综艺的冠名费超2亿元,这在行业中已是大手笔投入。

与其他同行相比,海天味业广告投入巨大,例如竞争对手千禾味业(603027.SH)的广告费用只有5586万元,和海天相差甚远。

2018年,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为170.34亿元,其中酱油产品的收入为102.36亿元,占比60.09%,是海天最为重要的产品。在调味品市场结构方面,中国与国外有很大不同。2018年,中国市场酱油占整个调味品的比例为62.6%,是最主要的调味品,而美国市场更大的调味品是香草和香料、沙拉酱、意大利面酱等产品,酱油只占3.4%,是一个很小的品类。作为更大的品类和公司更大的一块收入,海天味业的酱油业务最值得关注。

从产品价格的角度来说,海天的酱油业务并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根据东北证券的研究报告,酱油业务上一轮的产能扩张从2010年开始,直至2018年释放完毕,酱油产量从94万吨增加至185万吨。这段时间也是海天味业业绩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在过去10年间,海天的酱油单价从2822元/吨下降到2696元/吨,降幅达到4.5%。海天的酱油产品定位于中低端,是大众化的产品,未来价格的增长幅度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依靠价格驱动业绩增长不太可能。

从未来销量的角度来说,酱油的销量不一定会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酱油的零售收入达到745.55亿元,同比增速为9%,其中销量带动增长是7%,价格驱动增长是2%。整体来看,中国酱油市场还在不断提升,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参照日本的情况。日本酱油人均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的10升左右,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6升左右,减少近40%。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升,日本人在减少对于酱油的依赖;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 健康 意识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酱油市场很难保持销量的长期增长。

从销售 *** 的角度来看,截至 2017 年年底,海天已拥有行业内更大的营销 *** ,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覆盖,线下建成直控终端销售网点50多万个, *** 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320多个地级市,1400多个县份市场,产品遍布全国各大连锁超市、各级批发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镇村零售店,并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在B2C、B2B、新零售等各个板块,已分别与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盒马鲜生、宾果盒子、零售通、新通路等主流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公司渠道的释放已经非常充分。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目前海天的销售基本上集中于国内,没有开发国际市场。未来在全球化扩张当中,公司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是酱油在调味品中的市场结构,以日本为例,酱油只占整个调味品的4.7%,而美国更低,只占3.4%。而且无论是酱油还是其他调味品,每个国家都有很大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产品都有很高的客户黏性,很难轻易转换,产品的特性对海天未来的国际化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未来的市场格局,可以参考日本公司龟甲万。龟甲万是日本著名的调味品公司,拥有360年的经营 历史 ,2011年在日本酱油市场的占有率也不过30.8%。这和产品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酱油是一个差异化非常明显的品类,格局会相对分散。据海天味业董秘张欣介绍,“目前,在酱油市场占有率方面,海天大概是18%左右,而第二到第五名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仅15%左右。”海天优势巨大。

从市场份额角度来说,未来海天酱油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但目前占比已经高达18%,上升的空间有限。

股价高企 高管套现

2014年上市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8.17亿元、112.94亿元、124.59亿元、145.84亿元、170.3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6.84%、15.04%、10.32%、17.06%、16.80%。

同期,公司净利润为20.90亿元、25.10亿元、28.43亿元、35.31亿元、43.6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0.14%、20.06%、13.27%、24.21%、23.67%。上市后,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每年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在业绩增长背后,海天味业的股价出现了更大的涨幅。2019年6月11日,公司股价创出105.50元/股的上市以来新高。在股价不断上涨的同时,海天味业的董监高在高位不断套现。自2018年下半年,海天味业多位董、监事先后发布个人持股减持计划。例如,当年6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吴振兴、陈军阳及监事陈伯林分别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50万股、40万股、20万股。2019年1月,上述减持计划时间届满,三人分别减持34万股、8万股和8万股。

2019年4月23日,吴振兴、董事叶燕桥、陈柏林、陈军阳、董事会秘书张欣又开始新一轮减持。

根据公告,吴振兴、叶燕桥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50万股,陈伯林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万股,陈军阳、张欣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30万股。

这些人的股份在此次减持前持股比例更高的也不超过0.6%,此次减持后将进一步降低。在股价高涨的背后,公司高层却频频套现。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1992-2012年,龟甲万的平均市盈率为26.61倍,而同为调味品行业的海天味业估值高达50倍以上。按照日本调味品龙头的长期估值规律,目前的海天味业处于严重高估阶段。

海天味业前十大流通股的介绍就到这里,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海天味业前十大流通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