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十大皇帝
时间:2024-08-22
序号 | 姓名 | 庙号 | 在位时间 | 在位时长 | 所处时期 |
1 | 赵祯 | 宋仁宗 | 1022年-1063年 | 41年 | 北宋 |
2 | 赵昀 | 宋理宗 | 1224年-1264年 | 40年 | 南宋 |
3 | 赵构 | 宋高宗 | 1127年-1162年 | 35年 | 北宋 |
4 | 赵扩 | 宋宁宗 | 1194年-1224年 | 30年 | 南宋 |
5 | 赵昚 | 宋孝宗 | 1162年-1189年 | 27年 | 南宋 |
6 | 赵佶 | 宋徽宗 | 1100年-1126年 | 26年 | 北宋 |
7 | 赵恒 | 宋真宗 | 997年-1022年 | 25年 | 北宋 |
8 | 赵炅 | 宋太宗 | 976年-997年 | 21年 | 北宋 |
9 | 赵顼 | 宋神宗 | 1067年-1085年 | 18年 | 北宋 |
10 | 赵匡胤 | 宋太祖 | 960年-976年 | 16年 | 北宋 |
11 | 赵煦 | 宋哲宗 | 1085年-1100年 | 15年 | 北宋 |
12 | 赵禥 | 宋度宗 | 1264年-1274年 | 10年 | 南宋 |
宋朝十大在位时间最短的帝王
序号 | 姓名 | 庙号 | 在位时间 | 在位时长 | 所处时期 |
1 | 赵昺 | - | 1278年-1279年 | 313天 | 南宋 |
2 | 赵桓 | 宋钦宗 | 1126年-1127年 | 1年2个月 | 北宋 |
3 | 赵㬎 | 宋恭宗 | 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 | 1年5个月 | 南宋 |
4 | 赵昰 | 宋端宗 | 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 | 1年11个月 | 南宋 |
5 | 赵曙 | 宋英宗 | 1063年-1067年 | 4年 | 北宋 |
6 | 赵惇 | 宋光宗 | 1189年-1194年 | 5年 | 南宋 |
文章声明:宋朝皇帝在位时间长短排名,小编主要依据明朝十八位皇帝在位时间长短进行整合排序。文章仅供阅读,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留言。宋朝皇帝介绍(部分)宋仁宗赵祯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为宋朝第四位皇帝,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赵祯于天禧二年被立为皇太子,十三岁时即位,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才开始亲政。宋仁宗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他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仁宗盛治。【详细>>】宋理宗赵昀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即宋理宗,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赵昀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自己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赵昀才开始亲政。他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景定五年(1264年),赵昀在临安去世,在位四十年,享年六十岁。【详细>>】宋徽宗赵佶赵佶(1082.11.10—1135.06.05),即宋徽宗,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形势一落千丈,后来金国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之变后与长子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宋徽宗赵佶驾崩于五国城,时年54岁,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徽宗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都城绍兴永祐陵。【详细>>】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宋朝开国皇帝,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他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并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详细>>】宋怀宗赵昺赵昺(1272年-1279年),即宋怀宗(1278年-1279年在位),南宋第九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宋王朝覆亡。【详细>>】宋钦宗赵桓赵桓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赵桓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