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领投太美医疗15亿元融资;千寻位置融资10亿元丨IT桔子周报
每天了解一点创投圈
10 月的第三周是紧追不舍的忙碌,进入连上 10 天班中间只歇1天的疲惫期,上周共发生了 148 起投融资并购事件,虽然从数量上看是近一个季度的低点,但是不乏 大 手笔 ; 根据 IT 桔子统计,国内 融资 1 亿元以上的有 20 笔 ,其中超 10 亿元人民币的有 2 笔,包括太美医疗、千寻位置。
从行业分布来看, 医疗 健康 以 37 起成为上周发生融资并购事件最多的行业,占比 25%; 企业服务 排列第二,发生 33 起融资并购事件,占比约 22%; 金融 行业排列第三,发生 10 起融资并购事件,占比7%。
可以说,医疗、企服是近半个月来占据榜首的热点,(点击查看上期周报→VIPKID获腾讯1.5亿美元融资;京东收购 微信 支付服务商乐惠丨IT桔子周报 )
上周最受投资人追捧的子行业分别是 生物技术和制药 、医疗器械及硬件、医疗信息化、企业安全、虚拟货币、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寻医诊疗、新车制造及硬件、 美食 餐饮、IT基础设施。
从轮次分布来看,上周 A 轮事件占比较大,发生 53 起,占比 36%;战略投资排名第二,发生 26 起,占比 17%;B轮融资事件位列第三,发生 24 起,占比约 16%。
从区域分布来看(本周新增),和IT桔子预测的一样, 北京 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投融资高地",发生 28 起,按照一周7天来计算, 平均每天达成 4 笔 融资并购交易;广东位居第二,发生 14 起;上海屈居第三,发生 10 起。
上周,腾讯出手最多,其他互联网巨头们暂时按下不表。
腾讯领投太美医疗15亿元E轮和E+轮融资。
10月18日消息,太美医疗 科技 正式宣布完成总额15亿元人民币的E轮和E+轮融资。分别由老虎环球基金与腾讯领投,软银中国、晨兴资本、凯风创投、赛富投资基金、浙商创投、常春藤资本等跟投。
太美医疗是一家医药行业SaaS服务提供商,产品涵盖临床研究、药物警戒等领域,包括MobileMD-EDC系统、CTMS 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等。
腾讯云收购云服务商coding
腾讯云不久之前完成了对一站式云端软件服务平台CODING的全资收购。收购完成后,CODING作为腾讯全资子公司,将以深圳市腾云扣钉 科技 有限公司的主体继续独立运营。
腾讯投资发票儿
高灯 科技 近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本轮融资由老股东腾讯、鼎晖携手中投中财、深创投联合领投,高瓴、万达、普思、IDG等原有投资方跟投完成。
发票儿是一家电子发票 *** 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用户提供电子发票开具、保存、报销等服务,拥有发票查验、归集和发票名片管理等功能,现已接入餐饮、酒店、线下零售、停车场、电商等覆盖消费者生活的多个应用场景。
上周还有以下获投 1 亿元以上的投融资及重要并购事件值得 关注 :
【本地生活领域】
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近日正式宣布完成了 5 亿 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兴业银行投行部参与投资。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乖宝宠物是一家宠物零食供应商,产品有犬用猫用干粮、烘干类和冻干类零食、湿粮罐头、咬胶类、洁齿骨等多个品类,产品系列主要有麦富迪、湿鼻子、乖宝,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养宠指南等相关知识。
【电子商务领域】
“包大师”宣布完成来自华映资本领投、玖创资本跟投的近亿元A+轮融资,明希资本作为独家财务顾问机构。包大师是一家奢侈品养护服务平台。该公司致力于移动互联网+奢侈品后市场服务,可提供私人专属奢侈品养护以及闲置奢侈品交易等一系列相关服务,同时还涉及拍卖、 时尚 新媒体等方面业务。
近日,深圳星猿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旗下STAR APE互联网电商购物平台获链豆资本领投,竞创资本、链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约一亿人民币战略投资,并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STAR APE是一个区块链互联网电商购物平台,STAR APE是以星居民(Star Residents Token简称SRT)通证身份制的全球厂牌电商平台,以F2C(Factory to Customer)工厂直达消费者模式为基础,融合区块链经济架构赋能的SRT通证身份+互联网电商的商业模式。
【房产服务领域】
小胖熊是一款为装修行业提供全品类辅材供应与配送的APP,专注于建材B2B交易。近日宣布获得1.3亿元B轮融资,由正瀚投资领投,云启资本跟投,经纬中国继续加码。
【工具软件领域】
千寻位置近日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 130 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领投,上海国和投资、永徽基金、金浦鹏源基金、琨瀛资本跟投。
千寻位置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合资成立,通过北斗地基增强全国一张网的整合与建设,基于卫星定位、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位置服务开放平台,提供米级至厘米级的高精准位置服务。
【硬件领域】
中望宣布完成第二轮1.4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毅达资本和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粤财基金、越秀产投、粤科集团、达晨创投和航天科工参与投资。
中望软件是一家CAD/CAM解决方案供应商,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中望CAD、中望CAD机械版、中望CAD建筑版、中望3D CAD/CAM,致力于帮助用户以合理成本解决正版化的同时,更大化发挥正版CAD/CAM软件的应用效益。
以下企业成功上市:
晶丰明源是一家虚拟IDM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研发商,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688368,发行价格56.68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6.9倍。
科博达是 汽车 智能与节能部件系统方案提供商,始终立足全球 汽车 产业的市场平台,专注 汽车 电子及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已成功融入全球 汽车 电子高端产业链体系,是国内少数能与全球高端 汽车 品牌。
佳禾智能是一家耳机设备制造商,致力于电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近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上周全部投融资事件列表:
如何看待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投资的本质是盈利,不是消费,也不是做公益,理性的投资可以促进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中国的医健产业将会蓬勃发展。
微脉再获1亿美金,百度资本IDG经纬,探索线上医疗拼多多模式
文 | 辛颖
编辑 | 王小
2020年底,上市六年的阿里 健康 (00241.HK)首次盈利,京东 健康 (6618.HK)挂牌当天市值即超越阿里 健康 ,被疫情催热的互联网医疗不断引发投资界的热潮。
避开与互联网医疗巨头的高度竞争,从三、四线城市切入市场,既是微脉、 健康 之路等企业在初创时的选择,也是拼多多、美团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在较晚进入医疗领域时的策略。
受限于医保支付没有打通,互联网医疗整体的盘子还太小。在多位互联网医疗从业者眼中,在巨大的医疗市场中,能够一起把线上“蛋糕”做大,远比“内部竞争”更重要。
“你没有发现吗?2019年开始,互联网医疗的融资大范围销声匿迹,仅有的一些全部集中在大额融资。”上述投资人指出,钱越来越多,能融到钱的互联网企业却越来越少,现在行业自身还无法盈利,造血能力不足,只能靠持续融资。
能融到大额资金的,得是在行内有头角的。2020年,前有阿里 健康 新发定增100亿港元,后有京东 健康 上市前完成8.3亿美元B轮融资,上市首日又募资264亿港元。
在细分垂直赛道,叮当快药融资10亿元,微脉融资1亿美元,春雨医生也完成数千万元的E轮融资。
这已经是微脉医疗成立5年来的第5次融资了。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投资者延长了对微脉的考察期。
王宇和其团队最终决定拿出钱来,在于“微脉和三、四线城市公立医院的合作,将线下引入线上,从院内到院外,增加本地用户的粘性,新冠疫情使线下就诊大幅减少,确实对微脉的数据产生了影响”,王宇如是说。
借助于疫情,互联网医疗的线上用户骤增,尤其在武汉“封城”后,平安好医生、微医等都开通了线上问诊、送药等救助平台,医保部门也及时给予支持,率先在武汉打通医保支付。
截至9月14日,微医的救助平台累计提供免费服务221万人次,总访问量超1.5亿次。1月21日,微脉还率先上线了新冠肺炎公益义诊平台,截止3月,微脉全国累计线上咨询患者超过200万人次,全网触达用户超7500万人次。
阿里、京东、平安好医生等巨头的流量增长更明显。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的手机应用(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截至2月10日,阿里 健康 累计在线问诊量超过104万人次。截至4月30日,京东 健康 免费在线问诊人次已达1100万。
跟随流量而来还有公立医院拥抱互联网的强烈意愿。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从今年上半年起,就不断接到公立医院咨询,关于如何建设互联网医院。
为医院搭建互联网平台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公立医院收费,为其构建整套互联网医院系统,也就是一锤子买卖。另一类,则是愿意免费为医院建立端口,同时接入到自己的平台运营,通过患者流量的转化,挖掘价值。
“一锤子买卖的资金链更短,盈利模式明确。相比之下,平台型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资金链更长,不确定性大,同时有更多想象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阿里 健康 未盈利的时候就可以有2000多亿元的市值,京东 健康 一上市就行业市值新高,投的是成长性。”上述投资人分析。
一旦线上平台在全国接通医保支付,那么无论在几线城市,最有钱的企业就会更先跑出来,比如市值更高的京东、阿里、平安好医生。对其它企业来说,前期积累的用户粘性就受到考验。
微脉虽然是一家平台型企业,但王宇在疫情后期,看到了微脉以线下医院为业务中心的优势,实现在单点医院迅速“回血”,押注其模式可以快速复制、铺开。
没有钱是好拿的,每经过一轮融资,就会有压力加码。
“扩增速度要达到过去的2-3倍”,裘加林也不能幸免这一境遇。在过去两年,微脉新增覆盖省份11个,新增城市近100个,合作医院达1000余家。
在与100多家医院谈合作时,微脉就是奔着深度合作去的,要在专科病上深挖,覆盖妇科、产科、儿科、骨科、肿瘤、慢病等30余个专科专病,满足患者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形成一个基于区域及落地医院的竞争壁垒,这是一个借力打力的之举。
同样,微医旗下原本对接1.8万药店,可供用户线上购药,但这还不足以黏住用户,于是,微医进一步打通药店与社区卫生中心等的合作,形成药店+诊所的模式来增加用户粘性。
平安好医生在提升用户粘性方面,也将AI技术应用到近150家线下医院,形成“互联网+人工智能+千人规模自有医疗团队”的服务模式,贯穿线上线下。
不过,在上述投资者看来,这种用户粘性是有“风险”的,患者的真实粘性还是在公立医院,谁能挂上号,谁能问诊、复诊,谁能有更多的深入合作才行。那么一旦公立医院合作医院出现变动,用户就会大量流失。
为了增加和医生的“捆绑”,进而“黏住”用户,互联网医疗多在尝试通过与医院或医生合作的商业模式,将医生提供的问诊与互联网平台可提供的延展服务打包,即实现服务增值、用户转化,也进一步扩大医生的影响面。好大夫就是利用庞大的线上医生群体,平趟互联网医疗圈。
目的相同,实现路径各有不同,微脉选择以公立医院的本地化服务为基础。与公立医院合作,企业难免是弱势一方,微脉选择的路径比较不易走。裘加林颇为幸运,目前还几乎没有遇到因医院领导层变化引发合作终止的情况。
事实上,相比平安好医生可自刷保险用户、京东 健康 自带商城、微医良好的 *** 关系等巨头的先天好基因,初创企业在互联网医疗发展到今天,可选的途径寥寥无几。
医院信息化产业出身的裘加林,对公立医院合作的方式比较熟悉,“所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帮助公立医院和医生提升收入空间的方向,对医院、医生、患者都有利的深度合作,才能持续”。
不过,由于需要同时优化线下与线上服务,微脉的人力成本相对更大。一家大型医院的线下团队就可多达三、四十人。虽然没有实现整体盈利,在一个单点医院或单个城市,微脉最快可以在半年内实现盈利。
“单点盈利数据能否在后续扩张中能够实现在对微脉是个考验。”一位考察过微脉的投资人说。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活粒( ID : Huolibuluo ) , 活粒为《 财经 》杂志 科技 与 健康 团队的新媒体项目,坚持独立、独家、独到
数智观察:两年融资200亿元,AI+医疗赛道为何吸金能力强
人工智能逐渐渗透人们的生活,医疗保健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AI+医疗迅速兴起。那么,AI+医疗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医疗,是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相关领域应用场景的赋能现象,即利用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达到患者与医疗工作者、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备之间的信息化。可以理解为,通过基础设施的搭建及数据的收集,将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服务应用于医疗行业中,提升医疗行业的诊断效率及服务质量,更好的解决医疗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政策加持、技术迭代加上市场需求推动,AI+医疗迎来快速发展
2020年,是AI+医疗行业的转折之年。一方面,AI医疗三类器械的过审,使AI医疗影像行业跑通了困扰其多年的审评审批阶段,从“应用落地”步入“商业化”;另一方面,疫情加速医院与各企业进行主动智慧化重建。据艾瑞《中国AI+医疗行业研究报告》推测,2020-2022年的CAGR(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1.9%,2022年预计AI+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元。
此外政策红利,也极大地推动了AI+医疗的应用实践落地。
AI+医疗赛道火爆 2020年至今获得融资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AI+医疗已占人工智能市场的18.9%。另据IDC统计数据,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1270亿美元,其中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即250亿美元。在人工智能的所有应用中,医疗排在之一。
AI+医学影像产品和企业不断涌现,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国内AI+医疗领域共发生了89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总计达到175亿元人民币,其中医学影像约占总融资数的1/3。
天眼查数据研究院研究发现,从近两年的融资轮次看,超6成企业处于A轮和B轮,这部分企业开始步入发展成熟阶段,产品技术得到市场认可、商业模式趋于成熟的企业也更易得到资本的青睐。各企业也纷纷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创新厚植竞争优势,加快发展的步伐。
AI+医疗应用场景广泛
目前,我国的AI+医疗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辅助医疗、药物研发、 健康 管理、疾病预测等五大领域。
AI医学影像。具有速度快、稳定性高、成本低的特点。借助医疗影像大数据及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最成熟的一个领域。AI医学影像行业表现亮眼,在肺结核、眼底、乳腺癌、宫颈癌领域已经有成熟的产品。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万多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医疗影像、医学影像”的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相关企业,超5成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的医疗影像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3,000家,占全国的13%。
人工智能与医疗相结合,将传统医疗迭代进了智慧医疗时代,人工智能(A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的能力越发显现。从专利申请数据来看,2011年-2020年专利申请信息共计7,000余件,且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更大,达到53.73%,其次是实用新型,占比38.46%。
AI辅助医疗。辅助诊断方面,以沃森医生平台为例,它可以在短时间内综合患者的各类信息,结合上百万的资料给出精准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辅助手术方面,以达芬奇机器人为例,这是一种人机协作型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在千里之外运用机械臂实时、精准的进行手术辅助。
我国目前有11万多家医疗诊断相关企业,超8成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其中,仅2020年新增企业注册量超3万家,增速达63%。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的AI辅助诊断企业数量最多,有3万多家,占全国的30%。
AI药物研发。国内新药研发仍以仿制药和改良药为主,主要为AI公司与药企合作开发新药。完整的药物开发过程包括靶标筛选、药物发现、临床试验等。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药物研究和开发将变得更加精确和便捷,高效解决周期长、费用高、成功率低的问题。
我国目前有6万多家药物研发相关企业,5成相关企业成立于1年内,其中,仅2020年新增企业注册量超2万家,增速接近100%。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的AI药物研发企业数量最多,有1.1万多家,占全国的18%。
AI 健康 管理。产品形态主要为智能可穿戴设备。2019年医疗AI范围扩大到了康养范围之后,国内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场景的广泛应用,通过 健康 大数据智能分析,可以帮助个人或企业有针对性的管理 健康 ,通过进行长时间的实时监测以及数据多维管理和分析把被动的疾病治疗变为主动的 健康 监控。
我国有超1.5万余家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其中有368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为2.4%。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的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1.2万家。从专利分布来看,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的专利类型主要为发明,占比46.2%,另外,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分别占34.0%和19.8%。
AI疾病检测。主要聚焦于基因检测领域。优势:其一,中国有大量的数据样本。计算机需要大批数据,不断训练算法,许多国家没有如此大的人口基数,疾病的数据量受到限制;其二,中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数量庞大的患者、相对少的医生,远程和人工智能诊断在我国有大量需求。
我国目前有超5,800余家基因检测相关企业,其中有190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为3.2%。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的基因检测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有近1,300家,占比22%。从专利分布来看,基因检测相关企业的专利类型主要为发明,占比72.4%,另外,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分别占24.41%和3.19%。
技术和应用双引擎驱动 AI+医疗赋能智慧生活近在咫尺
从AI+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及大数据安全等技术的发展, 健康 全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将会越来越智能化,精准医疗将会越来越个性化、个体化。
首先,AI和大数据在医疗行业智能化方面,建立可管理、可控制、可追溯的 健康 医疗数据开放运营体系,推动医疗 健康 大数据流通服务,需要在 探索 医疗数据在隐私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医疗行业辅助诊疗领域进行融合创新应用,在隐私计算技术赋能下,做到医疗数据真正意义的隐私保护,进而更大化地释放数据价值。例如:专注隐私保护和数据流通技术的华控清交已经就医疗影像数据进行AI模型训练分析,并验证了训练结果与明文结果 的一致性。
其次,AI在医疗领域应用成熟度方面,医疗影像作为AI+医疗领域投融资热门赛道,在应用场景上也越来越细分。国内应用AI+CT影像在智能辅助诊断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疾病、眼底疾病、肺部疾病等都较为成熟。例如:养老企业融合引进AI眼底筛查、毫米波雷达、高灵敏生物芯片技术,为老年人打造眼底人工智能慢病检测仪等黑 科技 适老产品,通过眼底检测仪3分钟筛查出30种 健康 疾病,得到依据自动算法生成的体检报告。
未来,凭借AI+医疗出色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相关服务平台的各个服务端口的数据壁垒逐渐打通,实现在各个核心应用场景的完美落地,最终提升国内整体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