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2022年十大生鲜融资(生鲜融资计划书)

时间:2024-07-05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1

生鲜电商江湖已经变天了。

2020年疫情影响下,挟着显山露水的高调打法,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从不隐讳自己对于更大零售市场的觊觎野心,众多互联网大厂决心重注买菜赛道,生鲜电商无疑成为了最为拥挤的赛道之一。

根据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0年1月至12月,国内生鲜电商发生了13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过了136.3亿元,足以佐证这片市场曾经的无比繁荣。

但与此同时,生鲜电商们不断扩大的亏损、跌跌不休的股价,不断被爆出的裁员及停止运营消息,让其模式的可行性饱受质疑,资本的热钱也转变成了“死亡”的加速器。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生鲜电商行业曾经遭遇大规模亏损,当时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还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而新冠疫情下,居家隔离使得“网上买菜”出现了一波繁荣。但不到两年时间,大批量平台正在加速离场。

同程生活宣布破产、呆萝卜重整失败、松鼠拼拼资金链断裂、宝能生鲜多城闭店、十荟团陷入裁员关闭危机。近日以来,生鲜电商赛道“顶流”叮咚买菜、美菜网也纷纷被爆出裁员传闻……

从风光到撤退,剩下来的生鲜电商还能坚持多久?

各执一词的裁员风波

近日,叮咚买菜、美菜等纷纷曝出裁员传闻。

据媒体消息,最近,脉脉上一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称叮咚买菜在大规模裁员,具体到各业务板块:采购裁员50%、算法裁员30%、运营裁员30%、 *** 裁员10%-20%。还有内部员工表示,巅峰时期公司员工数量(包含配送员)高达6万多人,目前只剩6万人左右,少了上万人。

对此,叮咚买菜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针对公司减少上万人的传闻,叮咚官方也辟谣称,“这是恶意猜测,叮咚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员工。”

除裁员传闻外,叮咚买菜跌跌不休的股价也给了外界一个信号:生鲜电商正在走下坡路,未来充满未知。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在2020年快速扩张,并在营收及GMV方面超过了先于它成立的每日优鲜,2020年其130亿的GMV已经是每日优鲜的1.7倍。2021年6月上市后,叮咚买菜仍坚持一路扩张,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叮咚买菜已有1375个前置仓,较上年同期的711个增加了近两倍。

但随之而来的是履约费用增长翻倍、亏损的不断扩大。虽然2021年叮咚买菜成功赴美上市,但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累计亏损超106亿元。

没有漂亮的成绩单,直接导致了叮咚买菜股价的“一泻千里”,股价从30.04美元一路跌至现在的8.58美元,期间几乎没有反弹。

与叮咚买菜的处境一样,同属赛道“顶流”的美菜网也内忧外患,压力不小。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美菜网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裁员40%,其中一位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去年9月初,美菜网就曾被爆出进行了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

不可否认,生鲜电商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其面临的盈利难、客单价低、履约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难题,已经让资本市场逐渐失去耐心,烧钱换流量的时代难以为继。

重振市场步履维艰

事实上,叮咚买菜从去年开始,已经在主动调整战略重点,叮咚买菜主动调整了战略重点,从规模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进一步显露出其在盈利压力之下的重心转变。

但从目前来看,生鲜电商们很难真正“上岸”。

去年,6月9日,生鲜电商“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双双向美国 *** (SEC)提交IPO招股书。彼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都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在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人民币。每日优鲜在2018-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也分别高达22.16亿、27.77亿 、15.90亿。

当时市场猜测,随着兴盛优选、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等大厂猛虎环伺生鲜赛道,并善于运用低价补贴的重兵压境,传统生鲜电商用户面临大量分流境地,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天生模式比较重,从供应链、冷链仓库以及末端,加上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都是生鲜电商迫切寻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但登陆资本市场,也并没有转变生鲜电商深陷亏损泥潭的局面,生鲜电商们集体亏损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上市的成功并没有带给这片市场多久喜悦,“每日优鲜”IPO首日破发,市值蒸发了1/4。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认为,本质上在于生鲜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加上生鲜的时效性、后端供应链的匹配、区域性等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个行业虽然整体上现在竞争激烈,但是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种高效的盈利模式,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付出了高昂的履约成本,收获到的用户体验提升却十分有限。

生鲜电商至今仍是用户投诉“高发地”。

在2021年“电诉宝”受理的投诉中,根据投诉量从高到低,被投诉的生鲜电商平台排名依次为叮咚买菜、易果生鲜、每日优鲜、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盒马鲜生、兴盛优选、朴朴、京东到家、美菜网、Flowerplus花加、十荟团、永辉超市、大润发优鲜。

其中,退款问题、商品质量、发货问题、霸王条款、售后服务、虚假促销、订单问题、 *** 问题、 *** 欺诈、 *** 售假等问题是2021年全年生鲜电商投诉的主要问题。

在确保资金链安全的大前提下,生鲜电商们急需找到体验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供应链,更轻盈的模式、更有效率的组织架构。告别烧钱换量时代,生鲜电商下半场将是实力和细节的近身肉搏,一时懈怠即可能被洗牌出局。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2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2日,据凤凰网科技报道,美菜网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总部搬迁、裁员40%,其中一位员工表示,美菜网一都直在裁员。

无独有偶,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叮咚买菜也被传大规模裁员。据新浪科技消息,有员工称相比巅峰时期,公司少了上万人。不过,叮咚买菜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然而,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有分析认为,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美菜、叮咚买菜陷裁员风波

去年下半年就开始遇冷的生鲜电商行业,不时传出裁员消息,这次是美菜和叮咚买菜。

根据报道,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又裁了40%的人员。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称,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

去年9月初,界面曾报道,美菜网就进行了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其成都研发中心整体被裁撤,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有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所涉及人员中不仅包含新入职员工,也包含着二级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的中高层,“有的部门只留了领导一个人”。

同时一份内邮件显示,与裁员相对应,美菜网业务收缩同步进行,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彼时,美菜网回应称,公司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和专业能力,同时美菜所有的业务城市均在正常运营。

而对于最近这次裁员传闻,美菜网并未回应,但消息显示公司正筹备上市。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已经决定将在港交所申请上市,预计将在2022年上半年公开递表。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天眼查显示,美菜网自2014年起有过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2.5亿美元,最近一笔是2018年10月的E轮及以上,金额为6亿美元,对应估值约70亿美元,投资方为老虎环球基金和高瓴资本。

此后,美菜网并未再次宣布公开融资事项。2019年中下旬,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资金链紧张,但遭到了其创始人兼CEO刘传军的否认。

三年多时间未获公开融资,美菜网多次转型情况也不乐观。从商业模式看,走重资产自营的美菜在C端拼不过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B端又不断有美团快驴、海底捞蜀海等玩家加入。业内预计,在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C端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后,美菜网或将冲击资本市场寻求补血。

而已经上市的叮咚买菜,也没逃过裁员或“组织调整”的命运。

2021年6月29日,在募资金额缩减超7成后,叮咚买菜登陆纽交所,上市第二日股价一度冲至46美元,不过目前已较23.5美元发行价“腰斩”。截至1月13日美股盘前,叮咚买菜的股价收报11.32美元,市值26.72亿美元。

市值大跌背后,叮咚买菜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的状态。根据去年11月份披露的财报,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11%;但净亏损高达20.1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8.29亿元。

如果拉长时间看,叮咚买菜三年时间累计亏损已超百亿。2019年其净亏损为18.7亿元,而2020年的净亏损为31.8亿元;2021年的三个季度,净亏损分别为13.8亿元、19.4亿元和20.1亿元。

财报之后的2021年12月份,叮咚买菜就传出了裁员的消息。有员工表示,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比例从20%到50%不等。当时公司回应称,个别变动属小范围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不过近期,关于公司裁员的消息越来越多。据新浪科技,一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采购50%,算法30%,运营30%, *** 10%-20%。裁员对象中,试用期员工成为重灾区,“试用期6个月,在最后一个月下手裁员,还想尽量不给赔偿。”

在多个岗位裁员之下,有内部员工表示,公司少了上万人,此外还强制给前置仓服务站员工无薪排休。

对此,1月13日,叮咚买菜回应称,个别岗位变动属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目前业务都在正常运转。同时,一线岗位不存在强制员工进行无薪排休的情况,平时会根据站点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员工的意愿与工作强度进行合理调整。

然而,有评论表示,否认裁员之后,叮咚买菜依然面临核心拷问,还要亏多久?

新一轮洗牌拉开序幕

相对于裁员、业务收缩,那些已经退场的生鲜电商玩家,结局更加惨烈。

2021年10月20日,呆萝卜App发布停运公告。公告显示,由于安徽菜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最终没能引入重整投资人,菜菜公司即日起停止营业,呆萝卜App停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各线下门店停止营业,并在近期内陆续关闭。

“我们对增长的预期与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鲜的烧钱速度,以至于造成了消耗过快,这是我们用错的地方。”呆萝卜创始人李阳反思,公司倒在了融资问题上。

据了解,从2020年1月23日起,呆萝卜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历经近21个月时间的挣扎,公司停止所有的采购、销售、支付、营收等业务,试图引入新的投资方,不过最终依然走向停摆。

稍早的2021年7月份,一度估值10亿美金的同程生活,“因经营不善,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无法摆脱经营困境,”不得不宣告破产。

除此之外,橙心优选大面积收缩、十荟团陷入裁员关闭危机、饿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台“有菜”停止运营五个月。在剩下的玩家名单中,有阿里、拼多多、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生鲜品牌和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幸存者。

不过幸存者也不好过,新的洗牌序幕已经拉开。

去年底,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在叮咚买菜的大本营上海地区祭出“斩钉价”,被业内解读为“向叮咚买菜宣战”。据悉,盒马的此次降价范围覆盖上海59家盒马鲜生门店、21家盒马mini店及其周边盒马覆盖地区用户,活动持续至年底。

从流出的朋友圈截图显示,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 梁昌霖隔空喊话,表示积极应战,“老二更大的梦想就是拼死跟老大干一场”。

盒马鲜生方面却对外回应,“斩钉”降价并非“斩叮”,只是回馈消费者、斩钉截铁降价而已。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盒马成立至今,从没有进行过价格战,一直追求价值战,面对生鲜行业多业态的激烈竞争,盒马同样有价格战的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消费互联网时代“剩者为王”的`潜规则下,生鲜电商没找到更合适的打法之前,同样逃不过价格战、烧钱换流量的宿命,这也是整个行业屡亏不止的因素之一。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成祺认为,这轮价格战过后,生鲜电商玩家们会反思现有的供应链模式是否可行,现有的经营战略是否违背了生鲜电商的初衷。直接的结果就是还会有一批企业倒下,行业的发展重心会回到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本质。

不过尴尬的是,融资市场遇冷后,对一些玩家而言,长时间烧钱换市场可能已难以为继。统计数据表示,行业参与者大多“造血”能力有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曾统计,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

以跻身之一梯队的叮咚买菜为例,2021年Q3财报中公司的账面资金累计为68.17亿元,剔除短期投资部分剩下的现金及现金仅30.98亿元,但对应着流动负债中的付账款是27.97亿元,短期借款是27.18亿元,还有应付的薪资和福利2.08亿元,经营租赁部分的负债8.41亿元。

这也意味着,在支付完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后,叮咚买菜并没有多少余力再去补贴打价格战了。

积极尝试,向盈利靠拢

“生鲜电商如果只是烧钱做规模做增长一点也不难,但是没有任何意义,在百亿到千亿的淘汰赛中,那些业务还不能实现盈利性增长的玩家,经营会越来越困难。”2020年4月,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的一封内部信中,直指行业痛点。

尽管如此,经过了前期的几轮激战,现存的玩家们在物流和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及获客等环节都有了一定积累,但目前尚未有企业步入稳定盈利期。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鲜产品天然的高损耗率、非标化,拿菜毛利本来就低,还得末端再配送,成本自然上涨;外加消费者价格敏感、客单价提升有瓶颈等因素,决定了生鲜电商是一门非常难赚钱的生意。

叮咚买菜财报显示,2021Q3公司毛利率为18.2%,同期综合费用率却在50.9%,对应每单位 GMV 履约成本在0.33 元。因此在三季报中,叮咚买菜提出战略转向,变成“效率优先,兼顾规模”,放弃之前以扩张为主的目标。

从当前形势来看,各家都在进行提升毛利率,或降低履约成本的尝试。

一是绕过中间商,提高直采比例。有数据显示每日优鲜目前生鲜直采比例在 90% 以上;或者直接自建产地,自己“下田种菜”,叮咚买菜投资超10亿元在沪郊建了块自营菜地。

二是扩充商品品类,提升客单价。比如通过扩大销售附加值更高的预制菜新茶饮、健康零食等快消品。

三是重回线下,降低履约成本。2022年首个工作日,盒马CEO侯毅发布内部邮件表示,盒马鲜生从“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升级为“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双轮战略。

业界分析,此举的意义在于,让消费者走进店里消费,不仅能实现更好的加工服务体验,还能省去线上订单的配送成本。

但这些尝试的效果如何,目前似乎难以断言。重要的一点是,在实现盈利之前,不能倒下。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3

“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无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么”逐渐成为哲学难题的当下,“买菜难”、“买菜贵”等问题又困扰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2012年是生鲜电商的元年,2014年社区团购兴起,2017年巨变丛生,后借着互联网东风,生鲜电商成了被资本追捧的“宠儿”,特别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头火拼带火了社区生鲜之后。

疫情为国内生鲜电商创造了事业第二春,资本扎堆入场推动此赛道迎来空前发展机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级市场,达到更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来的生鲜平台,在2021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员就是停止运营。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红火的社区团购玩家再度迎来衰败的日子!

这不前不久,曾经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一起传出争夺“生鲜电商之一股”消息的美菜网,再次被曝出裁员和总部搬家的消息。

生鲜电商资本已经退潮,3年没融资的美菜还怎么“美”下去呢?

裁员潮刮到了生鲜电商行业?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3日,叮咚买菜因“大裁员”登上热搜。但对于此次裁员,叮咚买菜方面及其员工却各执一词。

据华夏时报消息,多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买菜已开启大裁员,采购、算法、运营、 *** 部门将裁员20%到50%。

叮咚买菜则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无独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被传大规模裁员,甚至连总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鲜电商平台美菜网又传出了裁员消息。

据凤凰网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再裁员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总监级的员工还好,有些基础的业务人员强制解除合同,当天走当天谈。”

美菜网方面暂未对上述情况作出回应。

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菜网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继上次9月份暴雷后,美菜网已成生鲜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网北京总部被爆裁员50%,部分城市服务关停。

据界面此前报道称,来自一份内部邮件显示,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面临着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发中心将整体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

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要知道,生鲜赛道是一条比较长的赛道,而这场漫长战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这条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后谁剩下来,就是所谓的“剩者为王”!

不再执着于谋求规模化扩张的“流血”,融资、上市于是就成了生鲜电商玩家们“止血”的重要手段,因为融资跟不上烧钱的速度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在爆出裁员消息之前,美菜网上市的传闻就一直不断。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已选定投行筹备上市详情;

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其实,美菜网传出IPO上市的“风声”已有时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传闻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紧张,但这一消息后来被美菜网CEO刘传军否认。

2020年7月,复星集团前CFO王灿加入美菜网,担任CFO,这被外界视作美菜网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网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称王灿的加入与上市无关。不过,王灿入职美菜网仅半年时间,便传出了离职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网再被爆出拟赴美IPO,计划筹资5亿美元。知情人士称,美菜网正在与财务顾问就潜在的IPO事项进行合作。

美菜网对此不予置评,不过明显可以看出美菜网着急了!

因为,在近3年来未获得融资的情况下,这家B2B生鲜电商平台已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2C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多轮大幅度裁员,以及数次转型并不乐观等多次阵痛。

公开资料显示,美菜网于2014年成立,为生鲜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餐饮食材采购服务予中国近1000万家蔬菜店铺及餐厅,前年开始为个人家庭用户提供配送服务。

自成立以来,美菜网一直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

短短四年间,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百亿,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真格基金、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其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18年10月,当时美菜网获老虎环球与高瓴资本6亿美元投资,估值超过70亿美元。

然而从那以后,美菜网未再出现新的公开融资事项。如今,美菜网传出IPO计划,是否与近期资金链紧张有关?

美菜网早期凭借资本迅速打开互联网卖菜大门,曾经试图抢占“生鲜之一股”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互联网3.0时代,年轻人们不再走进菜市场,传统餐饮供应链地位岌岌可危。资本的目光逐渐投向美菜网这类的新兴餐饮供应链服务商。

新型餐饮供应链行业方兴未艾,迅速由无人问津蜕变成为蓝海。

2020年,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先后有多达14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136.5亿元。

如无意外,2021年的生鲜电商市场将延续2020年被资本追逐的现象。然而,生鲜电商赛道上不断洗牌淘汰,烧钱难题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鲜电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开始了最粗暴有效的“价格战”手段;

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不怕消费者不买账,这就是盛行的社区团购平台模式下的营销逻辑和融资手段。

也是,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

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特别是生鲜赛道,几乎十死无生!

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100家左右盈亏平衡,亏损占到95%,其中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若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生鲜电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开始,裁员、关城、拖欠货款等成为了社区团购老玩家们的关键词。

随着平台的接连倒下,社区团购的大坑最终完全凸显。

因为各大社区团购平台上的货品质量太差,特别是一些蔬菜水果,让用户没有忠诚度,流失严重。靠低价和促销聚集的流量,难以转化为粘性的用户,这成为众多的社区团购玩家的潜在顽疾。

正如阿里副总裁、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所言,“从价值本身来讲,社区团购并没有倡导价值,仅仅是靠大量的营销调研推动。这种商业模式不能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作为营销手段真的很好,但是并没有创造价值。”

顽疾越来越严重,并没有巨大价值,败北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从这点来看,社区团购的洗牌有了之一个,马上就会有下一个。

生鲜到家业务加速渗透,板块内谁将成为黑马?

年初疫情期间,在外用餐需求回归了居家用餐,消费者对生鲜与食品的需求转移至零售端,社区封闭式防疫使生鲜到家需求激增。2020年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额达1821.2亿元,同比增长137.6%。生鲜电商月活用户超7100万,同比增长75.4%。生鲜到家客单价、客单量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获客成本降低,且新用户的整体留存率高达83%。各机构观点均认为,疫情加速了生鲜品类线上渗透率提升的进程。

随着后疫情时代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吃”的方式可能从家庭转向餐饮,在长期消费升级下的服务需求提升,到家业务在全国区域内逐渐崭露头角,有望实现千亿级别新市场。

疫情下,零售企业正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即使目前疫情控制良好,但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已经养成,上个月数据显示,线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加9.5%。专业机构表示,随着传统销售旺季和国庆黄金周的到来,预计未来一个月消费数据也将持续良好。必选消费韧性十足,行业领导企业整体竞争力增强,持续看好生鲜到家板块。

01 美团:年底前要帮1000个菜市场上外卖

8月末发布的美团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美团闪购旗下以生鲜食品为主的新兴品牌“菜大全”,已助力300多个传统菜市场实现线上化销售及数字化运营。

“到了2020年年底,菜大全预计将把1000多家传统菜市场搬到外卖平台上。”菜大全负责人近日透露,此举是希望能让都市忙碌的年轻人享受到新鲜、方便的“30分钟食材到家”生活。

02 苏宁家乐福:到家业务进一步升级

手握线上6亿流量的苏宁,将家乐福的双线融合改造作为重中之重,而年初的疫情无疑成为到家业务进化的催化剂。今年年初,家乐福接入苏宁易购的随时频道,上线家乐福的新版的小程序。目前,在全国52个城市,家乐福提供3公里1小时达,还在试点城市开辟次日达(1店覆全城)新模式。

借此,家乐福中国原本的在店用户转化为全渠道用户,由于离店销售延伸,原有业务得以迅速提升。家乐福818战报显示,7月31日至8月18日,到家服务订单量大幅攀升,环比增长280%,线上订单客单价124元,订单履约率维持在98%以上,业绩表现出色。

03 每日优鲜:获得生鲜到家行业更大规模融资

7月,每日优鲜已获得新一轮4.95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是生鲜到家行业迄今为止更大规模的融资。

每日优鲜是一个生鲜配送平台,覆盖水果、蔬菜、肉蛋、乳品共11个品类,并为用户提供2小时送货上门的冷链配送服务。据公开数据显示,每日优鲜极速达商品多达3000余款,生鲜商品平均周转天数1.5天,每日5点前售罄率5%,损耗率控制在1%,并在成熟区域实现了近10万元的年坪效。

04 盒马:全球首个线上线下一体化会员店落户上海

9月,盒马宣布之一家全球首个线上线下完全一体化的X会员店将于10月1日正式营业。首店位于上海浦东,占地达1.8万平方米,门店采用仓储式货架,线上试运营明日开启。

线上配送范围覆盖门店周边超过20公里。继盒马鲜生、盒马mini、盒小马之后,X会员店成为盒马又一个在上海孵化的创新业态。

到家业务是指通过线上选购下单和在线支付,从门店或前置仓发货,由配送人员将商品即时配送到家, 经营品类主要是生鲜、食品及日用百货等高频消费品,聚焦于服务周边三公里内消费者,一般情况下配送时长 不超过 2 小时。超市到家业务的本质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是消费升级下的产物。

对消费者而言,顺应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升级变化的大趋势。一方面在线浏览商品下单,节省了排队 选购与支付时间,并且解放单人购买限制,满足了当今“懒”人消费习惯,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年轻消 费者的价格与时间敏感度较低,到家商品丰富度高且配送体验好;强大的便捷性增强了用户黏性,在 加一站式全品类即时购物送达,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和复购率提升。

对于电商而言,到家模式能够解决生鲜纯电商模式下的高损耗、履约成本高的问题,带来的购物体验、 商品流通成本效率更高,有效拓展了电商的经营范围。生鲜属于非标品,配送需要泡沫箱、冰袋等包 装物,且不同品类需区别包装,运输过程往往会带来磕碰、挤压、自然腐烂等损耗。因此到家业务使 的生鲜品质与用户服务体验提升了,到家是电商的升级模式,从纯电商的隔日达配送方式,升级成到 家更快速的 2 小时达配送服务。

对商超而言,到家平台在流量、技术、物流等全方面赋能实体商超或自建线上业务,能够有效打破门店坪效增长瓶颈,满足消费者便携性需求。一方面到家平台能够削弱传统商超的地理位置壁垒,拓宽 线上客流量,加快行业集中度提升;另一方面大数据分析,优化商品结构,精准营销,提升运营效益。

年初的疫情期间,线上生鲜交易需求井喷式增长的背后,除了年轻人消费进一步升级之外,中老年客户的大量增长也成为了关键。宅在家中的儿女、亲友、志愿者等积极主动给予的培训,迅速让中老年客户成为了“抢菜”达人,而在中老年群体眼中,货品新鲜、价格实惠,购买方便成为了继续线上消费的关键。

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原本已进入发展的平台期,2019年还遭遇生鲜电商的发展“寒冬”,但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线上买菜 *** 生鲜电商的发展,居民消费习惯逐步养成现阶段,生鲜市场的新一轮混战已然开始。

经过年初的疫情,中国生鲜电商已经过了萌芽期、增长期,现在正面临瓶颈期。随着前置仓模式的持续火热,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模式、社区拼团等新模式入局,生鲜市场的新一轮混战已然开始。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产品的交易更进一步突破了区域的限制,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生鲜产品的需求也进一步被激发,所以灵活且方便的生鲜电商渠道得到发展机遇。

新商业模式的深入 探索 与应用,例如无人宅配,由机器人/无人机进行最后一里配送,也将成为未来商业新场景。目前中国国内生鲜电商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民众线上买菜消费习惯正逐步养成,线下物流配送模式变革已具备业务基础。疫情引发的非人际接触需求,如疫情期间美团及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无接触配送服务”,同样将加速推进无人宅配的发展。

2020年生鲜行业融资大盘点:下一个资本宠儿会是谁呢?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6日,进口海鲜零售供应链公司食务链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方是由顺丰、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五家龙头快递企业共同成立的蜂网投资领投。

事件概要: 食务链主攻方向是进口海鲜B2B,建立了自有品牌寰球渔市,打造出冻虾单品,快速杀入了c端市场。目前食务链搭建起的全球40+国家的生鲜直供 *** ,拥有100+的海鲜品类,平台年交易规模超20亿。

食务链本轮融资将主要用在三个方面: 继续深耕于供应链上游;全面优化供应链,提高成本的优势;加大品牌的投入,扩大企业的规模及影响力。

点评: 中国生鲜的进口量每年大致保持40%的增长速度,但海外生鲜供应链上下游两端的价格敏感度很高,供应链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十分的关键。在借助蜂网的投资强大物流基因下,食务链物流水平未来将要得到快速的提高。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9日,社区生鲜团购电商平台十荟团表示已完成新一轮的融资,这次融资的金额是8830万美元,投资是阿里巴巴、渶策资本、愉悦资本、启明创投、真格基金以及华创资本。

事件概要: 此前十荟团和“你我您”合并,被称为社区团购合并的之一案,合并之后的十荟团的月销售额为5亿元,覆盖了超过50个城市。这次融资,十荟团将会用于增大供应链与技术方面投入,深化产业链的建设,在下沉市场上加速布局。

点评: 本轮融资的亮点在于阿里,电商基因和社交基因的相互融合,未来的十荟团必会势如猛虎。而阿里在生鲜领域的布局大开大合,以资本将银泰、苏宁、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等收入麾下;用盒马鲜和菜划算亲下战场,阿里对于生鲜行业是势在必得。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9日,社区生鲜团购电商平台十荟团表示已完成新一轮的融资,这次融资的金额是8830万美元,投资是阿里巴巴、渶策资本、愉悦资本、启明创投、真格基金以及华创资本。

事件概要: 此前十荟团和“你我您”合并,被称为社区团购合并的之一案,合并之后的十荟团的月销售额为5亿元,覆盖了超过50个城市。这次融资,十荟团将会用于增大供应链与技术方面投入,深化产业链的建设,在下沉市场上加速布局。

点评: 本轮融资的亮点在于阿里,电商基因和社交基因的相互融合,未来的十荟团必会势如猛虎。而阿里在生鲜领域的布局大开大合,以资本将银泰、苏宁、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等收入麾下;用盒马鲜和菜划算亲下战场,阿里对于生鲜行业是势在必得。

融资情况: 2020年2月25日,主打冻品b2b配送的冻品到家,完成了3500万元的A3轮融资,本轮是梅花创投领投,不惑创投和魔量资本跟投。

事件概要: 冻品到家是专门为b端餐饮商家提供冻品食材的一站式服务,活跃的用户超过了 8000 家,下单用户的次月复购率稳定在85% 以上,2019年全年的营收超过了5亿元,本轮融资冻品到家将会主要用于加强对于上游工厂的整合赋能与市场扩张。

点评: 资方对于冻品市场非常的看好,冻品到家的全年盈利也是投资方的信心来源之一。冻品到家未来的主要方向是加快扩张的速度,抢在趋势的前面。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9日,望家欢表示完成了6亿元人民币嗯B轮融资,资金已全部到账,本轮投资是美团点评战略领投,股东隐山资本继续跟投。

事件概要: 望家欢作为团餐食材配送赛道之一名,在规模、管理以及供应链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先发优势。在全国拥有着20万亩种植和养殖基地,并且获得了全国200余家食品品牌的总 *** 权。

点评: 美团此次投资望家欢是我国团餐供应链行业近年来更大的单笔融资。美团自己打造的美团买菜和快驴也加速布局了团餐配送。重资产重金的投入之下,团餐配送也将迎来大洗牌。望家欢带着巨大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将迅速形成全国性布局。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24日,唯捷城配宣布完成了1亿元的B+轮融资,华润润湘联与基金战略领投,现有股东猎鹰资本继续跟投。

事件概要: 唯捷城配是一家B2B仓配物流的头部企业,针对社区生鲜渠道,唯捷城配实现了多温层、多城市和全渠道的仓配一体服务。唯捷城配与观麦一样一直以第三方的身份,持续为行业提供更多价值。新一轮的融资唯捷城配将会用于全国仓配 *** 的拓展完善与智能运营平台的持续升级。

点评: 华润润湘联与基金一直在积极布局供应链与物流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已经投资蜀海供应链。这次融资除了给唯捷城配带来更加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及更丰富的产业资源外,更重要的是未来唯捷超强城配能力与华润商超多年零售经验的结合。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25日,冻品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冻网”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是由九合创投独家投资。

事件概要: 新冻网定位是冻品食材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品牌商在新冻网APP开设了旗舰店,新冻网平台提供仓库代储、冷链代配、线上运营以及线下拓客,通过四项核心服务完成了一站式交付闭环。本轮融资将会主要用于人才梯队建设、成立新仓以及信息化改造等。核心解决次终端采购的成本高、耗时长和获客难的问题,以及品牌商供大于求、商品同质化严重推广难、多年不能下沉渠道的问题。

点评: 冷冻食材是一个超过万亿的巨大市场,高毛利、高客单价、高附加值、高产品标准化、损耗少。但是冻品SKU数量庞大而且标准不一,上下游都十分的分散,信息不对称,销售成本高达了10%,物流与仓储的成本高、价格的波动大。中小型终端客户对于品牌无粘性和认知度低。冻网行业的经验丰富,资本的加码将会帮助其解决固有的痛点,得到更快升级与扩张。

融资情况: 2020年4月1日,农业运营商利农集团官宣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是海纳亚洲创投基金。

事件概要: 利农集团是知名的水培果蔬种植企业,迄今为止经已拥有了20个种植基地。利农集团通过自营产地+后置仓的P2C模式大幅提高了生鲜产品的质量和流通效率,利农一直为永辉、朴朴超市、沃尔玛以及大润发等头部的零售渠道提供服务。资金将会继续用于水培种植基地与产地后置仓的建设,完善其在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业务布局。

点评: 水培蔬菜受到资本青睐原因有三点:之一水培蔬菜的投入产比高,与国外投入对比,增加了实力;第二水培是高新农业,受到的关注度高,补贴的力度大,第三水培蔬菜为农业工业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另外利农集团的P2C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生鲜电商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

融资情况: 2020年5月11日,乐禾食品集团宣布完成了4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是由美团龙珠资本和鼎晖投资联合领投。

事件概要: 作为中国领先的一站式食材的供应服务商,乐禾已经在食材配送、餐饮管理、净菜加工以及冷链物流等业务板块相当有竞争力。凭借着本次融资的资金,乐禾将会不断加大数字化经营、冷链基础设施改造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投资,在两年之内在全国建立起300个标准的食品配送中心,通过自有的食材商流驱动市场化的冷链物流。

点评: 美团非常的看好团餐市场,近几年来团餐行业的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将近30%,这里面暗藏巨大的食材配送机会,B/C两轮领投是对乐禾的行业地位与供应链资源的认可,在大资本加持之下,乐禾也将取得更高的毛利率空间。

融资情况: 2020年5月21日,预制菜研发和供应链平台找食材宣告获得了来自青松基金、零一创投的A轮、A+轮总计8000万人民币的投资。

事件概要: 找食材模式是“供应链+研发”,上游链接数千家预制菜加工厂,下游链接了b端餐饮,通过搭建了一套供应链+城市站的体系,实现预制菜在当日送达。成立仅仅一年,已经为500+供应商提供了服务,单月GMV超过了7000万元。这次A轮、A+轮融资将会主要用于销售 *** 的扩张、上游研发生态的建设、产品技术的补强和团队建设。2020年,找食材预计将会合作1000家预制菜加工厂,并且将服务范围覆盖到250个县城,目标的销售额过10亿。

点评: 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预制菜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显然资本的反应速度也是很迅速。找食材成立一年就已经成绩斐然,团队实力也得到了认可。预制菜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大,目前相关企业也还比较少,可以说是机会很大。这里面暗藏巨大的食材配送机会,B/C两轮领投是对乐禾的行业地位与供应链资源的认可,在大资本加持之下,乐禾也将取得更高的毛利率空间。

生鲜市场虽然说前景很广,但是盈利难度也更大。无法挤进头部的玩家,很难获得资本的押注,在这条需要持续烧钱的路上就更加的艰难。一定坚持创新升级,为生鲜企业注入更加强大的数字化力量,助生鲜企业降本增效、跑赢盈利曲线。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