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变合伙”能实现避税,但同时也存在被追缴税款的风险
文|《财经》记者 张欣培 王颖
编辑|杨秀红
作为垂直领域的金融科技龙头,同花顺最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借助ChatGPT板块热点,同花顺股价自3月16日以来上涨了51.85%。其间,股价甚至突破了200元/股,创下了历史更高价207.04元/股。
3月27日,同花顺发布了减持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易峥、董事叶琼玖、上海凯士奥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下称“凯士奥”)、董事于浩淼、董事王进拟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550.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46%)。
同一天,同花顺召开了2022年业绩发布会。
年报显示,2022年,同花顺实现营业收入35.59亿元,同比上涨1.4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91亿元,同比下降11.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07亿元,同比下降14.81%。
但是,在这次发布会上,投资者更关注的是公司25亿元补税风波。同花顺的员工持股平台凯士奥于2022年11月收到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宝山分局《税务事项通知书》,通知书提出,凯士奥“涉嫌在转换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未申报缴纳相关税款”,需要补缴税款25亿元。而凯士奥近几年减持股票只有3亿多元,远远少于要征的税额和滞纳金。
同花顺表示,一直在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对于事件进展,同花顺相关人员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尚无进展,核心员工很焦虑”。
2022年,同花顺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只有16.91亿元,明显低于25亿元的追缴税额。这个税款是否合理?该不该缴纳?也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25亿元补税风波
凯士奥目前持有同花顺9.47%股权,前身为“上海凯士奥信息 *** 技术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上海市宝山区成立,2020年3月迁址北京,次月从有限责任公司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同年6月又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迁回上海。
凯士奥这么来回折腾是为了什么?答案是变更组织形式。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称,是为了响应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先行先试改革的探索。2010年12月,北京市工商局出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组织形式转换登记试行办法》,推行了企业组织形式转换的改革,一大批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企业因此从“有限责任公司”转换为“有限合伙企业”。
“变更其实还有另一个目的——避免双重征税,但这具有一定风险,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实践中,上市公司将持股平台由有限公司变更为合伙企业的不在少数。”律师王新(化名)告诉《财经》记者。
北京明税律师事务所撰文对有限公司和合伙企业的税负进行了比较。
其分析称,有限公司存在公司层面和自然人股东层面的双重所得税。有限公司取得所得,首先要在公司层面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假定不存在税收优惠)。有限公司将税后利润分配给自然人股东时,股东还需要就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的个税。就个人股东角度而言,以公司形式持股的所得税税负总额为40%。
而合伙企业不存在合伙人层面和合伙企业层面的双重所得税。合伙企业本身不涉及缴纳任何的所得税。自然人合伙人适用5%-35%的超额累进个税税率,法人合伙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有限合伙制基金选择适用单一基金核算的,自然人合伙人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因此,从最终个人投资人的角度而言,同样一笔股票减持收入,采用“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的税负,要明显低于“有限公司”形式的税负。
正是凯士奥由“有限公司”变成“合伙企业”,带来了一场补税风波。
同花顺管理层称,2022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宝山区税务局向凯士奥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和《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认为凯士奥“涉嫌在转换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未申报缴纳相关税款”,要求按照财税(2009)59号文等规定,因企业组织形式转换而视同进行清算,自行补正申报并补缴税款。
王新解释道,财税(2009)59号文是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企业由法人转变为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应视同企业进行清算、分配,股东重新投资成立新企业。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究竟要补缴多少税?一方面“以公司形式持股的所得税税负总额为40%”;另一方面,在补缴之时,很多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按变更为合伙企业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来确认企业所得税清算收入,并据此计算补缴企业所得税。
按前述计算方式,2020年4月30日,同花顺收盘价为119.45元/股,以凯士奥当时持股数量5314.56万股估算,持股市值达63.48亿元,40%的税为25.39亿元。
“突如其来的巨额税款如同大山一样突然压过来,令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同花顺管理层表示,“几个月来,我们就征税法规适用性、应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限售股和大宗交易股票公允价值的确定 *** 、滞纳金是否征缴等问题,与税务机关积极沟通,但尚无结果。”
税款该不该缴纳?
对于被追缴税款一事,同花顺显然并不认可。
管理层表示,咨询了法律界、税务界的一批专家,专家认为,财税(2009)59 号文并不适用中关村改革创新的“转换”行为,该等征税行为适用法规错误。
管理层进一步称,持股平台企业在中关村将有限责任公司“转换”为有限合伙企业,并不改变企业的延续性,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没有改变。相关企业完成转换后,在中证登等部门办理的是“名称变更”手续、而非“股权 *** 变更”手续。因此实务处理时,都按账面价值计价,并不按公允价值清算缴纳相关税款,“十余年来,相关税务机关也从未提出异议。如果税务机关一开始就明确在中关村完成企业组织形式‘转换’必须视同清算征税,我相信基本上不会有企业去响应这项改革创新。”
律师邱宇(化名)也赞同前述观点,她告诉《财经》记者,名称变更在法律上是一个主体延续,当时中关村的变更制度里有一个税的条款,是简单的格式文本,大概意思是要承担公司经营中产生的税,并没有说要承担变更、改制过程中的税,所以行业内会把这个政策作为一种创新,就去办了。
“财税(2009)59号文是一个规范性文件,跟中关村的相关政策之间可能出现冲突。对企业而言,出于对中关村创新的信赖来办理,其他机关来追究的时候,这个冲突实际上是公权力机关的冲突,从我们研究公法的角度,这不是一个市场主体要承担的责任。”她表示。
但在北京明税律师事务所看来,“公司变合伙”可以合法避税的前提,是地方性的税收优惠或实践。比如,根据规定,创投企业属于《新疆困难地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范围内的企业,可以享受5年免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因此,对于迁入新疆的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企业,即使公司变为合伙企业时需要视同清算,也不会导致原有限公司制股东缴纳任何的企业所得税。
但一些纳税人将注册地址迁往北京、上海等地且(或)将企业组织形式由“有限公司”变更为“合伙企业”的过程中,存在未按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清算处理”的问题,就存在被税务机关追缴税款的风险。
对于巨额补缴要求,如果税务部门强制征缴,同花顺恐怕只能卖股交税。但管理层称,在限售股无法出售情况下,凯士奥不能筹集足够资金及时足额缴纳税款。
根据《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所相关要求,凯士奥持有同花顺的股票,每年 *** 的股份不超过年初所持有股份总数的25%。经测算,其持有的股票全部解除限售,预计需要39年。
“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将限售股也视同股票出售,以筹集税款,显然是违背上述法规的,也是企业无法做到的。”同花顺方面称。
邱宇认为,税务机关和中关村公权力机关之间可以做沟通协调,看这一批企业要怎么妥善处理。另外,税务机关虽然发了征缴通知,但考虑到纳税人缴纳税款存在一定难度,可以在征管实践中执行和解,尽可能地在裁量权的框架内把事件解决,兼顾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AI收入还很少
同花顺是国内优秀的金融信息服务商,行业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包括东方财富等。目前,两家公司的年报都已披露完毕。从业绩上看,同花顺尚不能与东方财富相抗衡。2022年,东方财富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24.86亿元、85.09亿元,同花顺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5.59亿元和16.91亿元。
在业绩增长方面,2022年,东方财富营业收入下降了4.65%,同花顺上升了1.40%。在A股行情表现不佳下,同花顺还是逆势实现了增长。但是从利润端来看,同花顺增收不增利。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11.51%,而东方财富仅微降0.51%。同花顺的解释是,2022年研发费用有所增加。
在收入组成上,东方财富的证券服务业务2022年依然逆势上涨,实现营收78.57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营收比重62.93%。第二大重要业务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主要是天天基金销售业务)实现营收43.26亿元,占总营收的34.64%,同比下滑14.73%。
同花顺没有券商牌照,主要收入来源为增值电信服务、软件销售及维护服务、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等。受限于2022年整个A股市场环境影响,同花顺基金销售手续费收入下滑了32.76%。
但可圈可点的是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2022年,东方财富互联网广告服务等实现营业收入7514万元,同比下滑8.27%。相比之下,同花顺该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27亿元,同比增长18.88%。
同花顺的优势在于增值电信服务和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同花顺称,由于客户对公司广告业务需求增加,以及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升广告投放效果,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收入增加。
人工智能技术是同花顺的着重发力点。年报显示,2022年同花顺研发费用为10.67亿元,同比增长28.86%。在业绩发布会上,同花顺着重提到AI技术。
根据2022年年报,公司已构建同花顺 AI开放平台,可面向客户提供智能语音、智能 *** 、智能金融问答、智能投顾、智能质检机、会议转写系统、虚拟数字人、智能医疗辅助系统等多项 AI 产品及服务,可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私募、高校、运营商、 *** 等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不过,对于在AI领域的商业变现方式,同花顺较为谨慎。目前,尽管同花顺在AI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产品和应用。但是同花顺强调“目前AI直接的相关收入很少”。“未来,有两点可以注意,之一,AI不是一个很确定的东西,会不断变化;第二,会有各种各样的尝试,无法预知未来在哪里做得好与不好。”易峥称。
“目前AI的落地形式和途径都是看不清楚的,未来成熟模式是什么样,整个行业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和判断,变现方面公司选择走一步看一步。”易峥表示。
东吴证券传媒互联网兼海外研究首席分析师张良卫认为,伴随公司继续加码AI技术投入及应用研究,AI赋能下的产品体验有望提升,将带动C端用户付费及B端销售提升,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