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应该何从下手?
现在的客户经理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竞争的加剧,使得现在的客户经理基本上已经沦为了业务员,光鲜的职业地位,令人羡慕的工资或许以前有过 ,但是至少在目前不是这样的,那些已经过去,举例来说吧,首先说收入吧,以前 佣金收取3或者2.5很正常,现在了,基本上就是0.5--0.8左右的样子,沿海地区的更低,200万的客户已经是0.3了,而成本了也大幅增加了,包括手机炒股,信息平台,crm管理系统等多渠道的开发,下载券商每天都会给客户转发市场信息,有的甚至好几条,基本上也是免费,使得现在的券商成本已经接近0.2--0.3了,也就是说同样的资产,同样的客户,而你现在的收入只是几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了,所以不要想这个行业现在是高收入的行业了。
二,08年到现在全国券商营业部的数量基本上翻了一倍,某些重点城市重点区域甚至增加了二两倍,例如重庆江北区,08年之前有两三家家,现在了如果算上迁过来的和新开的,目前就江北区附近已经集中了大大小小是十三家券商,竞争的加剧使得证券行业的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基本上是三个月到半年换一批人,我们公司原来是每次从业资格考试前都会找大概一两百多个集中培训,但最后能存活半年以上的大概也就八九十多个,基本上十几分之一的概率,这个通过率高于高考,不亚于某些公务员职位考试,而且刚进入公司的基本上也就是啦亲戚朋友们进来开户的,由于大多数人在这个行业里面存活的时间短,客户少,资产少,佣金基本上也就少了,很多人每个月基本上也就拿到的是基本工资。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人可能也会拿到高工资,但那些人也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恐怕十分之一都不到吧。
三,再说下工作环境吧。很多人的印象中证券公司方都是在高档的写字楼,优雅的工作环境,事实上是这样,但也不是这样。优雅的环境是有的,但只是部分人可以享受的,如果你是做客户经理,那么这些你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去享受哦。客户经理的工作职责就是开户,基本上也就是营销,而现在的银行是证券公司的主要渠道,所以你基本上是少有时间在公司里享受空调了,大多数时间只能是呆在银行里面展业罢了。也许你会说银行的环境也不错,那你就错了,你那时只看到了银行里面宽敞明亮的大厅,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却没有看到后面的辛酸。在银行里面工作就像是寄养在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一方面公司的制度管理者你,另一方面还有银行的各种制度管理者你,你在银行里面基本上就是个大堂经理大多数时间的工作是在帮银行做事,帮客户填单子,取号等等,由于是在大厅基本上是站着的,休息的时间很少,而且为了业绩你不得不想尽办法去讨好银行的各种人,什么人都不敢得罪,特别是主人,大堂经理,理财经理,负责有你的好果子吃。这个才是开始,现在有的银行很重视对三方人员的管理,经常也会下达任务给驻点的客户经理,比如什么基金啊,信用卡啊,网上银行啊,你基本上也就成了银行的人了,所以在这里你有这两份的工作压力,既有自己公司的也有银行的。有的甚至还制定了相关制度来管理约束客户经理,例如招行,不仅规定了每天的任务量而且还规定了每天的展业位置,例如规定站在取号机旁的,你只能站在取号机旁,每天就是帮客户取号,接触客户的就是只有取号的的那几分钟,如果你想要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和客户交谈,对不起,你违反规定了。在银行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这样了。
如果你要开户,那么你就要在外面跑,基本上和别的行业的业务员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你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去挤公交车,即使是在夏天也一样。这个就是你要的工作环境。
四,再说说工作吧。客户经理基本上就是开户了,说直白了就是营销 ,而且是零售营销,做小客户的营销,至于为什么,凡是做了两三年证券的客户经理都知道。每个月公司都要求开户量或者产量,那重庆地区来说吧,基本上是每个月5个户左右,不知道你感觉多不多,反正在10年的行情中,大多数人完成不了的,09年相对好点,但是09年的任务是每个月12个,至于压力大小你可以自己去衡量了。
同时还要告诉你的是金融证券公司就要时刻准备着开会,市场营销会议,部门会议,区域会议基本上是每周都要开的,公司员工会议每个月至少开一次,不同的合规培训,业务培训,每周只好一次,每次公司要推出新的业务,发售新的基金,下载新的销售任务就要开会,我原来所在的公司一周至少开四天会议,每次基本上不会少于两个小时。
有人或许告诉你证券公司很悠闲,有那么多的节假日,我告诉你不是那样的。我刚进入证券行业那两年,周末基本上是在加班中度过的,有人或许不明白证券公司还加什么班,我告诉你就是去步行街,小区摆摊,发宣传折页,跟大街上搽皮鞋发宣传单的的没有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是我们是穿西装的。或许是我没有太多的客户资源,我大学毕业就进入证券行业,在陌生的城市里去工作,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刚开始也就只有这样去开发客户,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大学毕业,我想你现在做证券可能比我当时还要辛苦,毕竟竞争激烈了。我只记得2009年的夏天9月份我是一天也没有休息,全部是在加班中度过了,09年一月份公司刚成立不久,我们当时经常是在晚上九点点多了还站在距离公司大概一公里远的永辉超市的门口发宣传折页,因为那么冷得天里只有超市的门口相对的人流比较大。
五,再说下未来的发展前景吧,很多人认为未来证券公司发展前景很好,是个热门行业,我不对这个观点做任何评论,因为我无法预知未来,但觉得应该提醒一点的是,正如证券行业里面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永远站在少数人的那一边,当大家都认为好的时候,你应该冷静,也应该知道至少他的好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好。举例来说吧,在96年到2003年间电脑热卖的时候,你见过哪个卖电脑的业务员卖成百万富翁了?即使是有,我相信那个比例也是很小的。现在也一样,证券的客户经理就是证券的业务员。
六,有的人进入证券公司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或者说是想来学习炒股的,更有人是想来探听些股市内幕消息的,我要告诉这些人的是这些你都得不到,至少你想要的你得不到。我见过的很多的新员工进入证券公司就是为了来学习炒股的,这或许是由于07年火爆的行情给中国人普及了一些理财知识的原因吧。
首先说下内幕消息吧,首先在客户经理的层面是不可能的到内幕消息的,即使是营业部老总,经纪事业部老总也未必有,如果那些人都知道了,也就不叫内幕消息了。
再说下想来学习炒股的人吧,学习是件好事情,但是来证券公司学习未必就是明智的选择。找你进来就是让你来来客户的,交给你的只是皮毛,基本的k线,均线什么的,深入的没有,你的水平基本上就是一个稍微专业一点的股民水平,其实这点完全没有在证券公司里面学习的必要,公司对炒股知识的培训是不可能比合规培训多的。另外一点就是要告诉你一个潜规则,证券公司管理层会想尽办法来弱化客户经理和客户的关系,证券公司是靠客户来赚钱,每次客户经理跳槽都会带走一部分客户,管理层一方想办法要你多户,另一方面却想办法减少你和客户的接触,国信证券就是这样的,开户的基本上不维护客户,客户全部交给客户服务中心来维护,两个的关系都弱化了,对客户的掌控能力减弱了,如果客户要转户,到时候讲些什么佣金啊,送些小礼品啊,在增加些其他什么阻力,之一天现场预约,第二天转户什么的,你的客户基本上也就留下来了。而证券公司在弱化客户经理和客户之间公司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不允许客户经理推荐股票,既然股票自己都不能推荐,自然也就没有理由交给你专业的炒股技术了。。
不知不觉中写了这么多,简单来总结一下吧。如果你也是刚毕业大学生,先看清楚形式吧,券商营业部找你进去无非是业务员,或者至少会是从业务员开始做起的,一切都是看业绩,业务做得好就是老大。现在什么新的名称例如理财经理,投资顾问啊什么的,都是忽悠人的,千万不要别人名字给迷惑了,投资顾问不代表你就是来做投资的。。呵呵。。券商中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或者研究所的工作或许要好些,至少不需要在外面到处在外面跑业务,但如果你只是一个学士,那就算了,哪里学历的起点是硕士,而且还要是重点大学对口专业的。还有一点要说明,我所说的这些仅仅是我眼中的一个真实的证券行业的描述,不全不代表全国各地情况,或许有些在证券行业里面一年就赚了几十万,几百万,一两年就有房有车,但那也仅仅是个别人不代表多数,我们公司也有一个月能开二三十个户的人,但那是在一百多个人当中也就只有一两个,你认为你会是哪一两个吗?你如果听到各种证券行业传奇神话,请三思!
好了,不说了,这篇文章积极的东西不多,仿佛更多的是消极的,目的只是展现一个真实的证券行业,消除一些大家对证券行业的误解,更重要的是想提醒一下,准备要进入证券行业的像你一样的大学生一点提示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没有想到写了这么多,我会把写的一起发送到天涯,酷评等网站,希望对像你一样的人有所帮助。
券商给员工下达基金产品任务,券商是不是已经构成违规违法?
这两者是两个概念,基金适用《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其责任义务对券商来说,更多的是代销。即卖给适当的投资者;而推荐股票,适用《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相关的办法,更多的就是投资咨询。你可以判断股票的基本面,行业特点,你没法判断基金,因为这是一种投资组合。
员工不能持有股票账户,不可能自己购买。你这观点就是错误的,开放式基金是在场外申购赎回,证券从业人员完全可以购买。
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自己不炒股,用父母的账号炒股,违法吗??
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自己不炒股,用父母的账号炒股,违法吗??用父母的证券账户炒股违法。从目前新证券法的规定来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的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的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新证券法出台后,用父母的证券账户炒股理论上肯定是违法的,出借证券账户给他人炒股,在20年3月1日以后,就是一个确定违法的行为,包括个人之间的出借。
叶飞爆料公募基金两个潜规则,这两个潜规则都是什么?
叶飞是倚天投资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一名私募基金经理,他在社交平台上不断爆料,其中提到了两个关于公募基金的潜规则,这也引起网友广泛讨论,那么这两个潜规则分别是什么呢?
一、类似券商资管的合作模式中进行获利
首先之一个潜规则是类似券商资管类的合作模式,券商资管是指券商帮助管理投资者的金融资产,该模式所需要的费用很低,而收益是很大的。
二、公募基金跟操盘方进行合作
而叶飞向大家透露的第二个潜规则是公募基金有与操盘方进行合作,这个爆料就有点猛了,具体内容是公募基金经理为了获取额外收入,与操盘方在暗地里开展合作,通过先行买入的方式,将其拉升之后再进行提现,从而获取额外收入。
该种方式的本质其实就是操盘方想要规避市场的风险,进而与公募基金在暗中勾结,以获取稳定的利润,而这种方式会令散户出现很大的损失,所以该潜规则被叶飞爆料后,就引起了很多散户的痛骂和憎恨。
公募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自查
随着叶飞在社交平台将这些内容给曝光后,很多公募基金公司也是相当关注自己旗下基金是否有参与该种事情,但这种事情是很难查清楚的,毕竟公募基金的钱是不必走账。不管哪家公募基金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控制盲区,但是总体合规和风控还是很严的,并不是普遍现象,只是存在少量的老鼠屎,只要把这些老鼠屎找出来,就能将真相给公之于众。
自从叶飞在社交平台开始爆料以来,很多人都在关注后续情况,特别是有关公募基金的信息,只有了解更为详细的内幕,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监管,保护好该行业的发展。
如何解读证券公司对股票的评级?
有一定比例的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在发出来之前,其实我们都能看到推荐的标的都在发出来前面一到两天都大幅上涨了!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是这个行业里面有它的利益链条,他在发布出来这些研究报告之前,已经把相关的内容提前给到他的核心客户了,但是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对不起,你不是核心客户。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很多很多中小投资者,在看到那个利好或者看到推荐的时候,往往慢半拍或者说接了盘,因为那篇评级上调的分析研究报告,充当了主力出货的号角!这就是证券分析行业里面典型的一个为虎作伥的潜规则。至于面对这个行业分析师他对个股或者对行业的研究报告里面的一个评级上调的动作,我们要怎么来判断它的价值呢?
首先我们要看这个逻辑是否严密,然后这个逻辑推理,这中间的链条完不完整。其次,这个数据或者说最新的一个进展,有没有验证这个逻辑?第三,推荐的这个公司或者这个行业,他的一个发展趋势。第四,从技术形态去判断。该股走的是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还是底部的一个横盘。如果是下降趋势的话,有可能是那个分析师,要么就是刚入行,要么就是在为主力的出货继续擂鼓助威!如果是上升趋势的话,可能就风险相对小一点,但是也要看个股从底部的一个崛起,突破到目前的一个涨幅或获利空间的大小,如果获利空间足够大,也有可能是在为出货做宣传。第五,从基本面判断。上市企业的一个基本面,他的一个成长的预期有没有兑现?他的成长可不可以继续,如果说他的预期兑现了,然后成长不可以继续了,或者是发展遇到天花板了,然后会保持个相对的一个稳定态势而没有进一步的明显的增长的一个预期的话,这种分析报告这种推荐报告,这种评级上调的报告往往也是出货的一种宣传手段。
总之,分析报告什么时候可以用了?就是个股技术上从底部起来,然后涨幅还不大的时候,从基本面上,个股后面的企业它的一个成长预期比较确定的时候,而且他的数据可以验证他的一个成长逻辑的时候,这种分析报告才是有参考意义的,才是真实给投资者服务的一个报告。
券商投行的小黑工会有returnoffer吗
很难有。
券商的小黑工潜规则是项目组备案,但是不入人事系统,买来的小黑工就不敢保证了,但是不进人事系统也可以用来找工作没问题。只要证明人证明就OK,因为小黑工大家懂得都懂,干过活一般没问题,不过建议更好是到后期拿更好的录入人事系统的把前面的小黑工刷掉。
金融圈内卷已经成为了定局,某国内颈部券商曾经发出的JD里面明确标明国内本科学历实习不会开实习证明,这其实也是各大券商的潜规则。Overview里面也说过,背景不够硬(非清北复交)的本科生实习一大把的,之一段第二段总有几段小黑工,买的也好,推的也罢,总之是一个必经之路,这也是金融圈的规矩,没有小黑工你怎么去找正式实习呢,规则如此,遵守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