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儒家六经经典语录(132句)

时间:2024-07-08

儒家六经经典语录1

1、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只能在哲学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变为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0、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1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4、不学诗,无以言。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0、兴盛: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儒家六经经典语录2

1、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6、《孝经》为论述孝道的专著。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0、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

15、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7、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儒家六经经典语录3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9、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2、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22、《谷梁传》是《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的简称。《春秋谷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23、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24、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阚泽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黄老之书升格为经在汉武帝尊六经之前。

儒家六经经典语录4

1、《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1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6、起源:《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另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出自宋、楚、秦、齐等国,暗示道家思想与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

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儒家六经经典语录5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2、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3、不迁怒,不二过。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仪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之前篇目不详,汉初高堂生传仪礼。另有古文仪礼56篇,现已遗失。

7、《孟子》为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0、《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1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19、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2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4、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儒家六经经典语录6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6、刚、毅、木、讷近仁。

7、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复兴: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精炼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此后有唯道论、道商、天道自由主义、自化论等新的理论出现,其中像道商这样的理论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10、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11、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1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