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祖国江山的古诗句1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4、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6、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7、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8、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9、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10、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2、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13、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15、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16、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9、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20、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2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22、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2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2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26、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李华《吊古战场文》
赞美祖国江山的古诗句2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3、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13、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梅尧臣《鲁山山行》
14、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6、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17、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秦观《点绛唇桃源》
20、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22、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2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2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5、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2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赞美祖国江山的古诗句3
1、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2、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7、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8、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9、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1、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1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5、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16、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1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