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1、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931)
2、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
3、香港泥水承建商
4、健世科技
5、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十大证券公司排名
1、国信证券(香港)、海通国际证券、艾德证券期货、时富金融、招商证券(香港)、安信国际、南华金融、金利丰证券、永丰金融、耀才证券。其中艾德证券期货为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 」)发牌之持牌法团, *** 中央编号:BHT550,获 ***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发出第1类(证券交易)、第2类(期货合约交易)、第3类(杠杆式外汇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第5类(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及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的牌照。
2、艾德证券期货有限公司同时亦是香港交易所参与者(OTP-C经纪代号_0974及0977)。 艾德证券期货致力为客户提供港股、美股、外汇、环球期货等一站式全方位交易平台,包括香港交易所证券买卖服务,以及一系列如互惠基金、单位信托基金及股票挂钩高息票据等投资产品;亦为客户提供股票融资、新股认购、融资融券等一系列个性化投资方案。
拓展资料
1、香港证券市场香港证券交易的历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设立,香港才成立了之一个正式的股票市场。1969年至1972年间,香港设立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加上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间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间,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间交易所合并而成香港联合交易所。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3月27日收市后全部停业,全部业务转移至联交所。
1986年-2000年的香港市场1986年,香港市场开始了其崭新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中国对香港前途的保障,增强了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公司盈利和房地产价格回升,香港市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交易品种多元化,市场参与者日益国际化,交易手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进入了长期繁荣的牛市。 2000年以后的香港证券市场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2000年以来的香港证券市场,正在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证券市场。一方面是因为香港1965年的银行业危机,迫使 *** 开始对银行业进行调查和立法以及加强监管,企业从银行集资成本较高,纷纷转向股票市场;
2、另一方面,香港 *** 奉行自由市场政策,使证券市场迅速发展,1969年至1972年间同时出现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会四大股票交易所。70年代未期,香港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四个市场发展不均衡,同时由于1974年的股灾,使 *** 意识到需要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颁布了一系列法例,并于1980年7月将四间交易所合并成立香港联交所,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全面停业,全部业务转到香港联交所。此后,香港证券市场开始了崭新的国际化发展阶段,2000年4月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合并成立香港证券与期货交易所,实行公司制并在港上市。十几年来香港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增多,交易手段也日益电子化。共有500多家证券行在香港从事各种证券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时至今日,香港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已达到 63000多亿港元,每日交易额逾100亿元,这些数字显示了香港证券市场在过去数十年的骄人增长。
香港保险公司十大排名
香港保险公司十大排名:1、友邦保险、2、保诚保险、3、国寿海外、4、汇丰人寿、5、宏利人寿、6、中银人寿、7、安盛保险、8、恒生保险、9、大都会人寿、10、富卫人寿。
1、友邦保险1919年成立,距今已有100年历史,1931年正式开始香港的业务,是目前唯一全球总部在香港的保险公司,全球更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截止2020年1月,友邦保险总市值达1.03万亿港币。截止2020年1月,友邦保险总市值达1.03万亿港币,几年的时间从恒生指数第四大成分股上升为之一大成分股,也是不容小觑了。
2、保诚保险是英国保诚的全资子公司,英国保诚于1964年开始香港的业务,并在2013年于香港正式注册成立保诚保险有限公司,英国保诚有170年的历史。截止2020年1月,母公司英国保诚全球总市值3936亿港币。
3、国寿海外是中国内地更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银行系寿险公司,1984年于香港注册成立,截止2018年12月31日,国寿海外总资产3400亿港币。
4、汇丰人寿197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综合业务保险公司,标准的银行系寿险公司。2019年一季度,汇丰人寿当季保费收入70亿港元,与2018年四季度相比环比增长108.1%,成绩可谓亮眼。这种业绩“坐过山车”式的表现,对汇丰人寿来说并不陌生,2016年亏损1.61亿元,在2017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在2018年又由盈转亏损2.06亿元。
5、宏利人寿是宏利金融的全资子公司,宏利金融是位于加拿大的金融服务公司,宏利人寿是1985年于百慕大注册成立的长期业务保险公司,截止2020年1月,其母公司宏利金融的全球总市值3198亿港币。从香港保监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上半年,宏利人寿以179亿港币的总保费收入居第五,市场份额占比7.3%,市场排名与2018年相比无变化,位居第五。在香港有唯一的一座自有物业——位于九龙东的宏利大楼,是香港保险公司里面少有的在香港拥有自有物业的公司。
香港更大的银行是哪个?排名前几位的是哪些?
香港更大的银行是汇丰银行。
排名前几的是以下几个:
1、汇丰(香港人称大笨象,或者狮子银行, 香港更大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译为"香港和上海银行有限公司",英文缩写HSBC,中文简称汇丰,取"汇款丰裕"之意)。
2、中国银行(香港)——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香港)"或"中银香港")于200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持牌银行。
中国银行(香港)合并了原中银集团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银行*的业务,并同时持有香港注册的南洋商业银行、集友银行和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的股份权益,使之成为中银香港的附属机构。
3、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又称标准渣打银行;英语:Standard Chartered Bank;LSE:STAN,港交所:2888,OTCBB:SCBFF)是一家总部在伦敦的英国银行。它的业务遍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在英国的客户非常少。
渣打集团截至2010年12月31日总资产高达5165.42亿美元,之一级资本比率及总资本比率分别为11.5%及16.5%。渣打银行的母公司渣打集团有限公司于伦敦证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成份股之一。
4、恒生银行 (已被汇丰收购了, 不过没有改名)——恒生银行有限公司(Hang Seng Bank Limited,港交所:0011,OTCBB:HSNGY)于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创立,是一间以香港及中国大陆业务为重点的银行,是汇丰集团成员之一。
截至2009年6月12日,恒生的总市值达2141亿港元,以市值计,是香港更大的本地注册上市银行。长远的目标是成为大中华区具领导地位之区域银行,重心是华南及长江三角洲一带。
扩展资料:
中国五大行都是综合性大型商业银行,业务涵盖面广泛且多元,代表着中国金融界最雄厚的资本和实力。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总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55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
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于1951年,总行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69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
中国银行于1912年2月5日,经孙中山先生批准,正式成立。总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总行位于北京金融大街25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永亨银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五大银行
现今香港首富是谁,资产多少?
香港首富-李嘉诚
个人档案
姓名:李嘉诚
出生日期:1928年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
籍贯地:广东省潮安县
出生地: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
家人:父亲李云经、母亲庄碧琴、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娟、元配庄月明、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
身份:香港首富、“全球十大更具创意和成功商人”之一
个人简介:李嘉诚,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1996年分拆长江基建集团上市。目前集团在全球41个国家投资经营,总员工人数超过16万名。李先生一向的经营宗旨是“发展不忘稳健,稳健不忘发展”。
香港保险公司排名前十是哪些公司?
能排进香港四大保险公司的有:友邦(AIA)、保诚(Prudential)、安盛(AXA)和宏利(Manulife)。以下是香港保险公司的公开可查询的排名数据:
1. 保单数量包括每年新造保单数或已生效保单数量,一直以来之一都都是友邦
2. 过去十年的年度新造保费冠军有汇丰、友邦、中人寿海外和保诚
3. 目前集团偿付比更高的三家保险公司:友邦、安盛和宏利
4. 目前全球保险公司市值排名前三的是内地的平安、中人寿和香港的友邦
5. 目前在香港有自置物业的保险公司只有友邦(四幢)和宏利(一幢),其他均租赁/冠名
6. 公认的内地客户购买保单和保费较多的公司是友邦和保诚;疾病险多选择友邦和安盛,储蓄险多选择友邦和保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