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沃尔沃股价

时间:2024-07-07

吉利欲合并沃尔沃,市值或超越上汽集团

[ 亿欧导读 ]?国际化,中国车企的“最终梦想”。

作者丨钱漪

编辑丨郝秋慧、张嫣

距离成为一家世界级汽车集团,吉利似乎又近了一步。

最新的消息是:2月10日晚间,沃尔沃汽车发布消息称,正与吉利汽车筹划将双方业务进行整合,从而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重组后,吉利将不仅100%控股沃尔沃,领克汽车、极星等品牌也将进入新汽车集团体系。未来,新集团或将在斯德哥尔摩上市。

10年前,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穷小子娶公主”的故事,看起来有了一个更圆满的结局,掌门人李书福得偿所愿。

双方合并后,吉利汽车的市值可能会超越上汽集团,成为中国市值更高的汽车集团。

2月12日收盘,吉利汽车市值已达1354.80亿港元(约合1200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保守测算,沃尔沃估值在120亿-180亿美元之间——这意味着重组合并后,公司市值将在300亿美元左右。按双方2019年销量估算,合并后销量将达到222万辆,净利预计可达154亿元。与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九位的福特公司相当。

在资本市场上,吉利汽车的股价已经不复2018年2100亿市值的高位,这与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不无关系。作为自主品牌头部车企,近年来吉利的日子并不好过——高端化遇困、净利润下滑,每家车企都在遭遇的难关在上市公司身上,则被不断放大。

吉利需要新题材支撑股价,并给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

吉利与沃尔沃的合并,显然是一个“好故事”。另一方面,这也是吉利汽车不断成长的更好解读。从刚合并之初在沃尔沃董事会上的被排挤,到如今双方合并,吉利对于沃尔沃的控制力正在不断加强。

不仅是沃尔沃,近年来,吉利买下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等外国车企,海外之路越走越远。

外媒分析认为,此番重组也有利于吉利获得资金,偿还债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吉利净债务为81亿美元,是2018年同期的两倍多。在此期间,李书福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或增持了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沃尔沃以及路特斯汽车等公司的股份,还收购了飞行汽车生产商Terrafugia Inc。

如今,吉利的国际化故事,要开启新的一章。

01“蛇吞象”之后

2002年,吉利在浙江临海召开了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李书福忽然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构想:“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起就应该做准备了!”当时,吉利汽车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

在那时,李书福就已经规划:通过收购,走入欧美市场。

2010年,在质疑声中,吉利以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中艰难收购每况愈下的沃尔沃。当时的吉利营收勉强突破200亿元,而沃尔沃汽车营收达到1130亿瑞典克朗(约合822亿人民币),不及沃尔沃的四分之一。

“蛇吞象”并不容易。然而,故事的走向让人意外。

收购之初,吉利和沃尔沃在技术研发、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为缓解双方之间的矛盾避,李书福定调:“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双方是兄弟关系,不是父子关系。”这一管理智慧为后来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奠定了基础。

当时,吉利提出:沃尔沃独立定位,塑造保持其独立品牌价值,以激发沃尔沃自身活力。

在品牌定位上,双方作出了明确区隔;市场战略方面,吉利致力于巩固沃尔沃在欧美传统市场地位的同时,共同积极开拓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国家市场,在各自优势市场相互托举借力。组织管理上,双方协商构建三层架构董事会,沟通明确规范双方职能,规避跨组织干涉等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李书福的大手笔让沃尔沃起死回生。2011年开始,沃尔沃已经扭亏为盈,不仅营收及净利润逐年见涨,全球市场销量连续六年稳定上行,吉利也在沃尔沃技术协同的助力下登顶自主品牌之一。

2019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约为70.55万辆,同比增长9.8%,这也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年度全球销量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

作为沃尔沃汽车全球更大单一市场,2019年,中国市场销量占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的22%。数据显示,2019年沃尔沃汽车在华总销量约为16.14万辆,同比增长18.2%。其中,内地市场全年销量约为15.46万辆。

02 技术融合先行

在收购后的10年里,随着彼此认同度的提升,双方的合作在近几年开始突飞猛进。

2013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欧洲研发中心(CEVT)开始运营,集纳了吉利、沃尔沃的研发优势。依托哥德堡优势研发资源,在瑞典、中国杭州三地设立研发中心,开发全新的中级车模块架构和和相关部件。

基于CEVT,双方共同打造了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平台——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下一代中级车模块架构的共用体系,满足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对未来紧凑型产品的多重需求,以期在沃尔沃和吉利之间实现更大程度的平台共享。

领克的诞生便是联合技术研发的产物,在CMA架构上,分别开发出吉利旗下的领克01-05系列和沃尔沃的40系列。

技术合作随之加快。

2017年7月,吉利控股与沃尔沃成立技术合资公司,通过相互授权的方式,实现整车架构技术、高效清洁动力总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共享与零部件联合采购。

2017年8月,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沃尔沃三方成立领克汽车合资公司。技术合资公司按照50:50的股比,通过相互授权的方式,实现整车架构技术、高效清洁动力总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共享与零部件联合采购。

技术融合先行,让规模效应和协同优势发挥地更为明显。凭借CMA模块化平台的技术支持、沃尔沃设计支持及欧美市场成熟营销经验,领克即是吉利品牌年轻化、差异化的尝试。

沃尔沃汽车总裁、CEO汉肯塞缪尔森曾表示:“领克独特的品牌定位和商业模式将与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形成互补,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支持领克汽车的发展。”

核心部件研发方面,2019年10月,双方探讨合并发动机业务可能性。双方表示:此次整合计划将在研发、生产、采购及运营方面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升。

在技术不断融合的背后,是规模化摊薄成本的需求,也是双方关系的不断融洽与深度绑定。

03 资本故事

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吉利与沃尔沃的重组无疑是个利好。

实际上,沃尔沃汽车曾数次传出独立IPO的消息,但在上市计划的讨论中,相关投资机构给出的估值远低于吉利对沃尔沃的预期。考虑到沃尔沃在短期内不会有爆款新车上市,未来一段时间增长动能或将触顶——对资本市场来说,沃尔沃独立IPO的潜在盈利能力和资产说服力尚且不足。这导致沃尔沃独立IPO进程多次延缓。

如果沃尔沃与吉利合二为一,在资本运作上将达到1+12的效果。

二者在经营上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吉利在国内市场相较于竞争对手优势明显,那么沃尔沃借道吉利汽车在港股间接上市,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成算将大大提升。

对吉利而言,稳定资本市场、提振股价则是迫切需求。

自吉利汽车2005年港股上市至2018年的13年间,股价总体走势波动上升,在2018年达到2416.24亿港元(约合2172亿元人民币)的市值巅峰,股价从每股不到0.2港元暴涨150倍,至30港元高位。

但2018年车市凛冬降临后,全行业销量增长失速,吉利股价应声从高点被腰斩,低迷徘徊在每股15港元上下,两年来未见起势。

吉利背负不小的融资压力和资金压力,又囿于汽车产业低谷期,亟需好故事来获取融资并稳住股价。

单从经营层面来看,合并将带来全球化、成本及管理方面的效益增强。这与双方各自战略不谋而合,在此次双方披露的公告中,最核心目的同样如此——“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上更加有效协同”。

沃尔沃在十年间汽车经营情况不断改善,2019年销量达到71万辆,但在体量和地位上仍与一线豪华品牌有差距,属于二线豪华品牌,对于汽车市场影响有限。吉利虽心怀全球,但海外市场份额却不高。

以跨国巨头的标准来衡量,二者都有局限性,这便是重组合并的意义所在,如吉利内部公告提及,"此次重组的目的是使新公司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

04 猛踩国际化“油门”

作为最早出海的自主企业之一,吉利近年来保持"全球购"节奏,李书福遍寻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合作,不放过任何一个良机。

2017年6月,吉利收购马来西亚DRB集团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权,及英国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权,为插旗东南亚市场开道。2018年年初,李书福再豪掷70亿欧元,一举购得戴姆勒集团近10%股份,吉利控股成为戴姆勒的新晋更大股东。

如果此番完成重组合并,新集团未来实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上市,对吉利来说,将率先成为自主品牌中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车企,另外,领克原计划于2020年至2021年登陆欧洲和北美市场,届时也将依托沃尔沃在当地市场成熟的营销和品牌资源。

吉利汽车有夺取中国市场更高占有率的野心,沃尔沃汽车意图进一步巩固欧美市场地位,双方都加足马力布局国际化,重组整合一举多得、互利共赢。

吉利近年来在全球化布局上颇为突进,每一个动作都指向发展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车企这一终极目标。毕竟李书福对吉利汽车最初的愿望便是“生而全球”。

合并潮与淘汰赛已经开启,集团国际化作战成为产业转型时代的新特征。在大浪淘沙的时代中,各国车企品牌呈现高度集中化是必然趋势,如李书福对汽车行业一直以来的预判——未来中国汽车行业将只有两三家车企活着。

因此,吉利和沃尔沃此次资本层面整合,将着重打破组织结构壁垒,促进双方在研发和采购体系及管理效率上的进一步融合,以应对全球化路上降本增效的挑战。迅速凸显吉利旗下沃尔沃、吉利、领克、极星等各品牌的独特品牌特性,培育市场认知与口碑,同时实现品牌矩阵与全球布局的合纵连横。

吉利和沃尔沃第二个“十年”正在翻开序章。

而另一个事实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电气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冲击着汽车产业,白热化的竞争推动着车企直面变革,抱团取暖,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协同和规模化效应,打破国际化壁垒,实现技术和资本联合出海。

2019年汽车界的合纵连横已初见端倪,FCA与PSA合并成世界第四大汽车集团,丰田与铃木斥资百亿日元各自持股,一汽、东风与长安注资T3项目,上汽与广汽抱团取暖……吉利将沃尔沃收入囊中,是业内联合作战的必然之举。

多方合作将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有助于协同打造成熟产品体系。如今自主品牌与传统跨国车企实力悬殊,要想在激烈角逐中虎口夺食,构建起自身的全球化体系竞争力,才有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距离“生而全球”的梦想,吉利又近了一步。但掌控一家全球车企并让它长远的发展,绝非易事。这家汽车集团表现如何?上市之后,资本市场将给出最客观的评价。

编辑:郝秋慧、奚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市值更高的车企呼之欲出,吉利沃尔沃合并未来路在何方?

近年来,中国车企收购国外品牌的例子并不少,但大多数车企都在花钱买教训。不过,也有成功的案例,像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从此,两者之间的合作也是只增不减。

近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正在与沃尔沃汽车探讨业务合并重组。意图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实现成本和技术的协同效应,以应对挑战。方案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和极星品牌的独立性,合并后在香港和斯德哥尔摩上市。

该消息一出,刷爆汽车圈和投资圈,不过项目目前还处在计划阶段,须双方达成合并意向并完成尽职调查之后落实。据悉,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将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李书福董事长请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CEO汉肯·萨缪尔森协调工作小组评估此次战略机会,制定重组建议书,提交双方董事会审议。

中国市值更高的汽车公司或诞生

虽然目前只是处于“云里雾里”探讨阶段,但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0175)今天开市后上涨超过5%的股价可看出,很多人对这次重组持看好的状态,认为吉利的前景极具有吸引力。

要想知道这对组合为何值得期待,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市场表现开始谈起。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汽车取得了136.2万辆的销量,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销量冠军;沃尔沃汽车2019年全球销量约为70.55万辆,同比增长9.8%。这也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年度全球销量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其中,在中国市场年销量为161436辆,同比增长18.2%。

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目前的市值为1260.92亿港元,约合1133.21亿人民币。而对未上市的沃尔沃汽车,此前有爆料显示,在2019年5月份时,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是160亿-300亿美元,即约1117亿-2094亿人民币。

显然,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合并,这将是一家年销量超过200万辆,面向全球各个市场,市值有望超过300亿美元的全球性汽车集团。“如果重组达成,一个世界汽车巨头即将诞生!市值可能将超过所有中国A股汽车上市企业!未来,全球每卖出超过30台车,就有一台将来自这个新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表示。

合并之后,受益的究竟是谁?

在收购了沃尔沃10年之后,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车市环境,吉利决定与沃尔沃合并重组成为新的全球汽车集团。那在这场合并中,受益的究竟是谁?

从双方面来看,双方可通过规模化效应来削减成本,整合资源、团队及技术,进一步强化集团内的合作与协同作用,挖掘更大的增长潜力。而对于沃尔沃来说,此举有个更大利好,那就是让沃尔沃拥有更多充裕的资金进行研发。

目前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阶段,电动化是趋势传统内燃机也不可丢,每一项研发都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持。但由于沃尔沃是刚复兴的豪华品牌,相比老牌传统豪华品牌,在资金方面是没有优势的。虽然沃尔沃汽车早前也准备进行IPO,但因估值没达到期望值遭到搁置。如果沃尔沃以合并重组的方式捆绑上市,溢价势必会更高,而且这样资金也将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而对于吉利来说,沃尔沃不仅帮助其研发出新的技术,合并上市也是一个非常好进军欧洲的机会。上文提到,重组后的新业务集团将通过香港吉利汽车上市主体来实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对接,下一步还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上市。吉利和沃尔沃的合并海外上市,感觉像李书福为吉利集团成为世界一流车厂而做准备。

如果能成功合并上市,吉利的股票有望再创新高。要知道吉利已经连续两年成为自主品牌的销量冠军,如果没有其他题材很难再 *** 股价提升,而合并重组上市是目前更佳选项。并且,由于之前巨资入股戴姆勒,现在也需要资金偿还债务。与此同时,还能够让优势资源集中,并将其搭载在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伦敦电动汽车等品牌,进一步加强各品牌间的协同效应,总体上达成了多方受益局面。

虽然,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整合上市还为时尚早,但以这对“模范夫妻“取得一系列成果来看,整合上市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在市场低迷、成本飙升的大环境下,相信2020年的“报团取暖”或者并购新闻将不止这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的质量会下降吗?大神们帮帮忙

不会的, 吉利宣布收购沃尔沃后,它的股价暂时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因为决定其股价的因素并不单单是有无收购一个公司;即便有也绝对不是这一个因素决定的;但是影响肯定是会有的;不过是个多少、大小的区别而已; 汽车的价格上应该是暂时不会降低很多的,如同联想收购IBM一样; 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了;自主民营企业,能够收购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确实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吉利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了,尤其是以前趾高气扬、对吉利的产品嗤之以鼻的人士; 不过科学技术,还是要有许多脚踏实地的工作来做的,产品性能、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对成功经验的消化和努力、甚至是进取和发展才能够达到的;也可以说,吉利是任重道远、一个新的起点的开始。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利弊

李书福讲话

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吉利当时收购沃尔沃的时候,有没有其他竞争力也想收购沃尔沃?沃尔沃为什么要选择吉利呢?

李书福:竞争是很激烈的,沃尔沃不是没有人买,买的人很多,有瑞典当地的,有美国、英国、中国,世界各地的,大家抢着要去买好企业,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规则的问题,怎么去参与买卖,并不是开了一张支票拿去,你把这个企业卖给我,这是买不来的。

企业并购太复杂了,刚才张芃博士很简单地讲了这个故事,但是这里面的尽职调查,所涉及到的内容的广泛性,以及这个企业由于历史比较长,里面所隐含着各种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并购以后运营的这种艰巨性。如何保证沃尔沃的未来命运是健康的,良好的,在行业里面还能够继续为人类的安全、交通做贡献,这些都是买卖当中的内容。

沃尔沃为什么卖给吉利?因为吉利研究沃尔沃这个企业已经有8年多了,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讨论这个问题,也将近3年多了。对于沃尔沃这个企业的理解和对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福特的理解,以及吉利本身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理念等等,这一些都是福特要选择沃尔沃新东家的非常重要的元素。为什么吉利买到了,其他人买不走,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

一开始我就讲了,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沃尔沃企业。另外反过来讲,也并不是说钱不多就买不到,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

已有82年历史的沃尔沃,是欧洲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

平安证券分析师余兵表示:“长期以来,沃尔沃都以生产质量性能极高的高端车和低调的作风而在业界享有盛誉。因此,吉利收购沃尔沃无疑将会对奥迪和宝马在华的销量造成一定的威胁。”

分析师认为,沃尔沃被中国企业所收购无疑会增加其对当地 *** 机构的品牌吸引力。据悉,在当前中国的官车市场上,奥迪是更大的供应商,其在华所销售的汽车中,有20%都是由中国 *** 所采购的。为了争夺这一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戴姆勒的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旗下奥迪都悉数进入市场,并获得了中国 *** 的批准。

IHS Global Insight驻上海分析师John Zeng表示:“吉利目前已经取得了中国 *** 和当地 *** 的大力支持。而获得 *** 的订单是沃尔沃扭转亏损局面所必须跨出的之一步。”

李书福表示,吉利打算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目前吉利已经开始为沃尔沃在华的工厂选址。沃尔沃在瑞典的总部仍会按照独立的企业实力进行运作。

对此消息,吉利发言人袁小林并能立即置评。受到这两天利好的提振,吉利汽车在香港证交所的股价涨幅上扬1.5%至每股4.16港元。在过去的12个月中,吉利股价已经上涨近6倍。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汽车市场得到了大力发展,各国豪华汽车制造商纷纷将战略关注重点转到中国汽车市场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奥迪在华销量上涨33%至157188辆。奥迪早前就曾表示,到2012年,中国很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奥迪更大的市场,每年在华年销量有望达到25万辆。

奥迪发言人Esther Bahne在接受 *** 采访时表示:“当然,我们是与中国的发展与时俱进的。”而大众汽车发言人迈克尔·布伦德尔 (Michael Brendel)也未能立即置评。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表示,沃尔沃品牌非常值得买,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远远超过萨博。

有专家认为,目前正值中国 *** 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在 *** 采购中所占的比例的时候,而沃尔沃在成功被吉利收购之后,将变成当前更高端的自主品牌,很可能会在 *** 采购的市场中有所作为,甚至今后可能会超过奥迪等国外豪华品牌成为新一代的官车。但另外有部分专家认为,如何将沃尔沃运转起来是吉利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但是其品牌形象肯定会低于奔驰、宝马和奥迪,沦为一个中档品牌。

网易汽车3月30日报道在完成了3月28日在瑞典哥德堡与沃尔沃签署了正式并购协议后,吉利集团于3月30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吉利集团总裁杨健,副总裁尹大庆,赵福全等公司高层悉数出席。发布会上,李书福表示,将通过扩大产品销量等 *** ,扩大规模,以降低单一产品成本。

环球企业家 于先列:您有什么措施帮助亏损的公司盈利?收购过程中,您个人压力更大,最艰苦的阶段是哪一个阶段,您是如何走出的?第二个问题,在未来如何帮助沃尔沃降低在研发成本?

李书福:怎么能够扭亏为盈,迅速形成强劲生命力,我们想了很多。沃尔沃现在更大的问题节是规模太小,它跟奔驰和宝马比起来规模还是不够的,但是它的研发收入我猜测跟奔驰、宝马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形成大量的知识产权,形成大量的技术。

由于相对规模比较小,所以每一辆车的成本就比较好,因此就亏钱。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技术充分的发挥,把这些产品要扩大销量。只有规模扩大了,每一辆车的成本就下降了,利润就出现了。如果扩大规模,这里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今天在这里我就不展开来讲。

八年了我们还急什么?我们过程是很有序的,很严谨的,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下,大家共同讨论的美国未来,福特也好,吉利也好,都是为了沃尔沃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而去研究所有的条款,这个过程当中虽然有分歧,有不一致的地方,有意见完全对立的地方,大家都要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有利于沃尔沃更好发展,无论是福特还是吉利,都将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应该退让的就退让。

所以整个谈判从正式起动到正式协议签订,都是有时间表的,基本上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完成。

赵福全:按照董事长对运营大的理念,吉利就是吉利,沃尔沃就是吉利。从研发的角度,我们更多的是寻求两个企业的一种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具体应该怎么做,实际上应该详细的思路是有的,从我们这个角度,更多的是要专著于吉利的品牌,吉利全方位产品的研发,同时在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在沃尔沃有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给他们低成本研发的支持。

同时沃尔沃作为世界顶级的品牌,几十年下来积累大量技术,作为吉利来说是非常强大的资源,我们也会像小学生一样虚心地学习,共同提高,取长补短,真正让沃尔沃和吉利强强联合,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