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资本宠儿”:20家车企获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火热
[ 亿欧导读 ]?2020年2月,共有20家业内公司更新了投融资信息,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动驾驶(5家)、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4家)、汽车流通(3家)、智能网联(2家)……
作者丨曾??乐
编辑丨杨雅茹
编者按:自2018年5月起,亿欧汽车持续以月为单位为大家提供汽车出行领域全产业线的体系化信息内容,每月初发布,涉及到的类目有:产业政策速递、产业投融资动态及趋势、大公司大事件等,欢迎大家关注。
为方便大家了解、回顾2020年2月汽车出行领域的创投市场,亿欧汽车整理出了当月相关企业投融资情况。据亿欧汽车统计,2020年2月,共有20家业内公司更新了投融资信息,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动驾驶(5家)、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4家)、汽车流通(3家)、智能网联(2家)……
本次更新的投融资消息主要来自亿欧汽车相关报道,并参考其他媒体信息,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黑天鹅掠过,疫情形势成了股市的风向标。随着疫情蔓延,以美股为首的海外市场一度遭遇大幅震荡。与此同时,资本寒冬更是加速了行业淘汰赛。
不过,今年2月的资本市场依然存在“惊喜”。据亿欧汽车统计,今年2月,一共有20家全球汽车企业完成融资。相比今年1月,一切似乎正趋于利好。
宜信财富董事总经理、资本市场负责人、产品策略负责人王浩宇认为:疫情本身并非改变趋势的核心因素。历次疫情高峰期后,全球市场普遍明显修复。此外,疫情将帮助中国资本市场尽快完成探底,创造较好的布局机会。
接下来的春风将往哪儿吹?资本市场中也多了一份期待。
01 2020年2月完成融资的企业及相关信息
若按照领域划分,科技出行、自动驾驶为本月融资热门领域,融资企业数量分别均占全行业25%。其次是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领域企业,占20%;再次是汽车流通的企业,融资企业数量占全行业15%。此外,智能网联及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合计占比15%。
从融资轮次看,本月完成战略融资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均占融资企业总数的31.83%;其次是完成Pre-A轮、A轮、A+轮融资的企业,占融资企业总数的22.73%;再次是完成C轮、C+轮融资的企业,占融资企业总数的13.64%;完成B轮、B+轮、债券融资的企业,分别均占融资企业总数的9.10%;此外,完成了种子轮、天使轮及F轮的企业各1家,分别均占总数的4.55%。
此外,从融资金额上来看,在全行业20家完成融资的企业中,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仅在本月便完成3笔融资,并凭借共计159亿元融资位居榜首。截至目前,蔚来累计公开总融资额已超500亿元。如今,迈入2020年的蔚来,正设法自救,打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02 部分企业融资情况简介
吾众汽车科技获600万元投资,深耕江浙汽后市场
2月7日,吾众汽车科技宣布,2020年1月获得杭州泰方投资的6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料显示,吾众汽车科技是一家新型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聚焦服务于5-30万辆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城市和城镇,主要业务涵盖洗车美容、维修保养、钣金喷漆、车辆改装、车险代办、事故车维修等。自创始之初,吾众汽车科技便重点探索区域连锁经营模式,目前已经构建由标准社区门店+钣喷中心组成的服务连锁层级和体系。
Turo获3000万美元融资,数位名人股东加注P2P共享汽车
2月7日,P2P共享汽车独角兽Turo宣布,已从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Manhattan Venture Partners)和Allen Co.那里获得3000万美元的F轮融资。不过,Turo的扩张计划却受到了限制。Turo首席营销官Andrew Mok表示,只有将重点放在那些租车至少一天的客户身上,公司才有利润可讲。
作为新一轮融资的部分“代价”,这家公司增加了几位名人股东,其中包括NFL球星拉里·菲茨杰拉德(Larry Fitzgerald)、NBA球员维克多·奥拉迪波(Victor Oladipo)和说唱歌手Chainz。对此,Mok表示,“让这些人加入进来,将真正有助于品牌推广,使品牌变得更具有知名度。”
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获8.56亿美元融资
2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从日本投资者处获得融资8.56亿美元,其中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投资7.06亿美元,日本IT服务公司TIS投资1.5亿美元。Grab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为东南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险以及理财产品。
仅1个月完成3笔融资,蔚来开启“疯狂”融资模式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领导均出席签约现场,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
据悉,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
就在本月,蔚来曾宣布完成2笔累计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这意味着,仅在2020年2月,蔚来便已获得3笔融资,融资额共计159亿元。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亿美元
2月26日,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据了解,小马智行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成为全球更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小马智行表示,此次合作关系的加深,有利于双方将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平台及技术更加深入进行融合。未来,二者将利用双方技术、知识及服务,为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驭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博世再加码中国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驭势科技称,2020年将持续开放融资,为公司发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吴甘沙表示,驭势科技为物流、出行两大领域提供无人驾驶技术,与博世合作将帮助公司实现产品和服务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客户。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驭势科技,总部位于北京,专注研发无人驾驶关键技术,曾获创新工场、真格基金、青山资本、西科天使基金等机构的投资。目前,公司还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浙江设有创新试制中心,在深圳、广西、成都、郑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富二代”更励志的“创二代”,极氪汽车融资7.5亿美元
去年,国内某大佬在集团内部表达:活下来,将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不要再抱幻想,讲故事骗公司。这一言论曝出,不仅让诸位打工人于炎炎夏日“心凉半截”,更让本就趋于保守的资本方更为谨慎。不仅让大佬的集团内部感受到了“寒气”,整体行业融资环境伴随着全球资本走弱的背景更是“雪上加霜”。
但随着去年末我们大环境的放开,进入2023年之一位“投资解冻”的整车品牌居然是本就背靠吉利集团的——极氪汽车。据悉,今年2月13日,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已超过小鹏汽车80亿美元市值。
投资方不仅仅是“资本投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由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biley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五家生态企业参投。
宁德时代不仅是极氪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更是在本轮追加投资,进一步深化合作。早在2021年8月,宁德时代便参与了极氪汽车的Pre-A轮融资。极氪方面称,上述三家将协助极氪整合其丰富的产业资源,助力极氪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其中我们较为熟知的“宁王”——宁德时代,2023年1月1日,极氪正式发布2023款极氪001,共4款车型。2023款WE版车型可选的千里续航套装将电池升级为140kWh麒麟电池,搭载碳化硅技术后电机,综合续航达到1032km。动力电池巨头加持之外,Mobiley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mnon Shashua 以个人名义投资也颇受外界关注。
事实上,当我们理清这五位投资者身份和本身所处的行业地位后,自然明白这一轮战略融资,极氪不仅得到了资本的真金白银资源的加持,更是结合了产业资源的投入,对极氪未来道路的双重加码。
以Mobiley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mnon Shashua教授而言。1999年,Amnon Shashua教授在以色列成立Mobileye。之后的十几年中,在Amnon Shashua的带领下,凭借着成熟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迅速壮大,并于2014年正式上市,市值高达80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自动驾驶芯片“龙头”。2017年,英特尔以153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收编,震撼了整个自动驾驶行业。
长期的技术积累叠加英特尔的品牌背书,使Mobileye延续了其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引领者的角色。数据显示,目前Mobileye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经在约800款车型上落地,EyeQ芯片出货量超1.25亿。巅峰时期,Mobileye的市场份额超过70%,被汽车行业称之为“流水的主机厂,铁打的Mobileye”。
彼时的2022年初,成立不到一年的极氪宣布与Mobileye达成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宣布将于2024年联合推出全球首款具备L4级别智能驾驶能力的消费级智能驾驶电动汽车。前不久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2023年CES展会上,极氪宣布与Mobileye合作推出的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系统将正式启动先锋用户测试。
此外二轮参投的——宁德时代“宁王”,同样也是极氪的“老朋友”。这一次的投资追加,是两者深化合作关系的体现。2022年8月,宁德时代与极氪共同宣布,极氪009即将成为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首发车型,同时极氪001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麒麟1000公里电池的车型。打破了以往最新的电池技术更多被“蔚小理”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先享”的局面。
事实上“麒麟电池”作为宁德时代的全新一代动力电池产品,无疑需要一个更领先、更开放的汽车平台,才能完全释放出麒麟电池的能效。而极氪产品所搭载的SEA浩瀚架构作为当前国内更大带宽、更高效的新能源架构,融合了电驱动、电管理以及电生态的新三电理念,实现了高效化和云端化的电池、电能、热能的数据管理。
除以上两位与“新世代汽车”强关联的投资者以外,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的参投也将协助极氪整合丰富的产业资源,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越秀集团隶属广州市国资委旗下的一级市属国企,曾出资赋能的项目经营包括毫米波雷达、晶圆制造、车联网、视觉算法等在内的多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整合优势明显。而宁波通商基金和衢州信安智造基金作为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具有较强的资本集聚力。
为什么是极氪
话回前文,“寒气”的传达虽然在如今各家汽车媒体的熙熙攘攘中被掩盖,但各家主机厂于过往统计来看,无疑感受到了更深切的“寒意”。
据统计,2017年全国各地新建的新能源整车投资项目多达70余个,计划投资总金额达到4500亿元,规划产能超过1100万辆,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最疯狂的一年。而到2022年,融资事件下滑至40起,融资金额约800亿元。资本市场的冷热和公司的真正价值无关。资本市场的内在逻辑,就是拥有资本的人和需要资本的人之间的供求关系。一家优秀的公司,应该是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在公司最急需要做的事情上,把人才聚焦在最应该花精力的研究方向上。
而极氪此次能联合多家“大佬”拿下投资,以官方套话而言或许是:极氪之所以备受投资人的青睐,与其企业自身的禀赋优势密切相关,包括产品、技术、用户服务、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尤其在品牌溢价、成本控制和毛利水平等财务投资的维度,极氪拥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小编看来,冷市环境下想必任何一家投资者都吃不了“大饼”,资本与极氪汽车的双向奔赴,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极氪在市场上“能打,而且是很能打”。
以极氪001为例,2022年累计交付约7.2万辆,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持续蝉联3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截至2023年1月31日,极氪累计交付突破8万辆。车型单月交付破万,BBA用了10年,特斯拉9年,极氪001仅用一年。
相比“蔚小理”之流在过去一年中,时时被套上“销量失速,冠冕丢失”的名头,极氪在销量和产品高端化的定位,无疑有更强硬的力量与趋于保守的投资方门携手同行。
车友观察:投资者的风向标,拒绝“大饼”、“故事”
伴随今年起新能源国家补贴的退出,新能源市场正式从政策引导走向了市场引导,豪华汽车市场格局还将进一步被改写。以极氪为代表的中国高端豪华纯电品牌,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极氪再次获得产业资本加持,也再次验证了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市场潜力。
此外,极氪A轮融资的成功,不仅将助力极氪快速发展并实现IPO。同时,对于汽车市场也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今年新能源市场将看到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发力,将给“蔚小理”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友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19年新造车融资额超268亿元,仍依赖资本救火
[ 亿欧导读 ]?风口在变,不变的是价值创造,不变的是暗流涌动,资本趋利。
作者丨钱漪
编辑丨郝秋慧
亿欧汽车根据公开融资信息统计,新造车势力2019年的融资总额超过268亿元。
造车不易,对新造车企来说,前期的研发、销售、管理成本高昂,在多数企业处于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不得不仰仗资本救火,以蓄力量产交付变现,试图让账面变得略好看一些。
汽车出行领域2019年度披露融资金额的top20企业中,车好多集团凭借由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投资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5.82亿元)D轮融资,荣登汽车行业2019年度融资金额榜首。至此,车好多共计已完成超3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90亿美元。
年度融资金额前20位中,新造车企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拜腾汽车、合众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博骏汽车、天际汽车、爱驰汽车、奇点汽车,共计10家。
新造车的黎明之战
从注资新造车的投资机构来看,不乏腾讯、百度、美团点评、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身影,经纬中国、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头部投资机构也先后入股成为新造车的资本靠山,可见资本信心犹在。但在行业洗牌时期,资方对新造车产品力和发展潜力将有更严谨细致的预判和考量,投资必将趋于谨慎。
资本回归理性后,新造车企入局的井喷期已过,对于迟迟未有产品面市的企业来说,2020年的融资只会难上加难;对已量产交付的车企来说,解决产品安全隐患、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重视技术研发环节、做好降本增效,才更有机会再获资本押注。
市场大环境迎来冷却,这对新造车的制造能力、供应链、销售渠道等环节提出更高要求。资源和财力向头部倾斜的过程中,将形成强者愈强,弱者尤弱的竞争格局。
从其他投融资领域来看,获得中后期融资的企业涉及赛道多元。其中,智能网联领域企业数量最多,有8家企业获得融资。科技出行、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后市场、汽车流通均有企业受到资本青睐,并且大额融资涉及的投资赛道和企业规模整体较为成熟。
自动驾驶步入资本分水岭
自动驾驶赛道获注资前三位分别为地平线、图森未来、千寻位置,其中地平线在今年2月获得6亿美元B轮融资过后,估值达3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更高的AI芯片独角兽企业。图森未来本年累计融资额超过2.9亿美元,约合20.74亿人民币。作为专注研发应用于商用卡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图森未来,成立4年已逐步开拓海外市场,成为自动驾驶细分领域初创企业的翘楚。
自动驾驶已然成为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前沿制高点,企业需要找到使用场景和细分市场的缺口,资本终究青睐的是科技本质和技术发展潜力,以及商业化的实现与落地的可能性。
新能源基础设施“攻城略地”
在科技出行领域,滴滴出行、哈啰出行及能链集团(车主邦/团油/快电)分别以42.33亿人民币、28.22亿人民币和7.76亿人民币跻身年度融资前列。在资本寒冬中能够收获大额融资实属不易,其中,立足出行能源底层数字化的能链集团已在年内共完成B轮、B+轮、C轮3笔融资,发展势头迅猛,2年时间实现400个油电一体化能源新基础设施布局全国,完成能源供需双方的数字化连接。
(新能源基础设施“攻城略地”/Unsplash)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能源与电力分析系列年度报告2019》提出,我国能源互联网产业将迎来关键落地阶段,在经历了研究探索(2012-2015年)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工程实践(2016年至今)阶段。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能源产业转型的意义在于加强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形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生态,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在万亿级消费市场中,资本热度必将持续,投资人或将着眼于企业数字化再造能源消费场景的能力,以及对接消费端和供给端的准确性。
后市场企业头部寥寥
后市场赛道在寒冬中,进入C轮的创业企业同样越来越少,完成大额融资的企业有康众汽配和好汽配2家。汽配供应链服务体系的整合还有较广阔发展空间,突破汽配件供应链效率和维修服务品质的瓶颈,是明年众多汽后企业将面临的挑战,也是获取资本的巨大机会拐点。
从投融资轮次上来看,汽车行业大额融资主要集中在中后期,获C轮及D轮融资共计有9家企业,占总数的45%。战略融资企业6家,A轮及B轮融资企业4家。从金额和资方来看,投资机构相对理性,20起融资事件平均融资额为27.81亿元,投资方也是相对头部的实力派。
*** 迭起,裸泳者谓谁?
在资本紧缩、市场遇冷的年份,汽车全产业链企业在资金方面都面临不小压力,传统车企尚不如意,处于烧钱阶段的新造车势力日子将更加不好过,“降本增效”将成为新造车维持生计的唯一出路。2020年,汽车产业链各赛道收割资本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要从资方收紧的口袋中提现,企业技术实力和发展空间是核心竞争力。
(来源/Unsplash)
风口在变,不变的是价值创造,不变的是暗流涌动、资本趋利。从2019全年投资行为来看,资本市场对于汽车赛道越来越谨慎,投资将更为精准,耐心关注长线的成熟投资人将沉淀下来,更高瞻远瞩、不拘泥于短期效益。
技术驱动产业变革,下一站,资本的机会将同样站在推动汽车全产业链的升级的一端。汽车生态的细分布局中,用实力说话的硬科技领域资本仍将 *** 迭起,裸泳者谓谁?潮水褪去后将一目了然。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汽车产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亿欧导读 ]?市场寒冬与资本寒冬的双重作用下,多数市场的头部企业已经凸显,只有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汽车后市场等不多的领域仍有蓝海机会。
作者丨张宇喆
编辑丨张嫣
2019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在经历“寒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累计销量为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其中,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
与此同时,IT桔子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数量已连续两年处于下滑状态。而到了2019年,投资金额方面也出现了两位数的下跌。而回归汽车产业,自2018年起,行业内投资金额和投资数量均呈明显的下滑趋势。
“寒冬期”仍在持续,大批初创企业在2019年走向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2020年,整个汽车产业中,多数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已凸显,竞争格局正在逐渐明晰,比如科技出行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虽然大多数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仍有一些市场竞争态势还不明朗。自动驾驶、汽车后市场就是这样的蓝海市场,未来仍然存在新的可能。
那么,对于着眼汽车市场的投资人,手里的钱到底该投向何处?
资本继续走向头部企业
近日,有汽车产业投资人对亿欧汽车表示,他们2020年的投资方向将再次转向一些技术企业。因为经过2018年和2019年的洗牌期后,已经将不少“杂质”清洗出去,沉淀出了一些有实力的企业。
12月17日,特锐德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本次增资总金额合计不超过13.5亿元,增资价格拟定为每元注册资本价格17.64元,投后估值约为78亿元。鼎晖投资及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将入股特来电。
在2019年12月的中国汽车产业中,特来电的这笔融资无疑是投资金额更大、资方背景最强的一次。而在11月,融资金额更高的则是小鹏汽车的4亿美元。
特来电是充电桩市场的龙头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和充电量两大指标中均位居首位。而在过去的两年内,这一市场中已经有半数以上玩家倒下,剩下的玩家也大都生存状况不佳。
与特来电地位相似,小鹏汽车也属于所在行业的头部企业。2019年,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三位。除了小鹏汽车,在2019年获得融资的造车新势力仅10家左右。与此同时,知豆、云度、长江EV等尾部造车新势力均处于大幅亏损状态,能否生存将主要看是否有新的资本“接盘”。
(小鹏汽车/亿欧网)
除了上述两大产业外,汽车产业还有多个领域处于头部企业垄断状态。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市场地位仍无法被撼动。中国能源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达到了217家。而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变为69家。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或将不足30家。
此外,科技出行市场,目前仍是滴滴一家独大;汽车电商中,仅车好多与大搜车两家企业估值过百亿元的企业。
在上述领域,市场无疑将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只有极少数具有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后进企业才有机会获得资本的青睐。
背靠大树的企业仍有机会
当然,除了市场份额外,资方背景的优势也让一些企业展现出不错的市场前景。强大或合适的资方将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巨大支持。
在充电服务领域,联行科技就是一家背景相对较强的企业。该公司发起者分别为国网电动、南方电网、特来电和星星充。上述四家企业旗下的充电桩达到33.5万台,占到全国的70%以上。
此外,拜腾之所以能够继续吸引投资,除了技术实力、商业模式等内在因素外,“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的多轮融资参与,也是其重要的吸引力之一。在部分业内人士眼中,拜腾如果最终无法自负盈亏,结局很可能是被一汽收购。
*** 关系对于一家初创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与拜腾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华人运通,其吸引力则不是主要来自强大的资方,而是来自出色的 *** 关系。在2018年10月的发布会上,除了丁磊等知名高管和神乎其神的愿景外,多位地级市的负责人到场。此外,其在盐城打造的一条全长8公里的“智路”已入选工信部十大测试道路。虽然没有公布过资方名字,但它优质的资源背景已足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华人运通“智路”测试系统/华人运通官方)
新能源汽车市场龙头企业仍不明朗,而其上游的动力电池市场的大格局已初步形成,宁德时代无疑是这一市场的绝对霸主。而其获得如今地位的更大助力者就是宝马。由于其产品受到宝马的青睐,并且合作一直能够持续下去,为其在行业打下了良好的口碑,最终被更多车企快速认识和认可。
总而言之,不论是通过资本还是合作,那些已经绑定了强有力伙伴的企业发展前景无疑会多一层保障。不出意外的话,在2020年,具备这样优势的企业也将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
新的蓝海机会
上述市场由于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优势企业的光环效应已经显现,主要资本无疑会向明星企业方向靠拢。但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处于萎缩阶段的当下,仍有一些市场仍旧处于蓝海市场,投资机会仍旧存在。
智能网联是汽车产业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市场之一,同时也是最受资本青睐的市场之一。
IT桔子数据显示,近两年,自动驾驶行业全球投融资金额超400亿元,位列汽车交通行业第二。虽然自2014年起就有大批创业者涌入该市场,但始终未出现真正能商业化落地的高等级自动驾驶项目。即便是头部玩家,也已开始探索场景化道路。
(自动驾驶车辆路测/亿欧网)
除了自动驾驶,车联网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机会。2019年上海车展,华为首次参展,宣布自身将定位为智能汽车的Tier1厂商,目标营收500亿美金。在大厂华为之外,还有不少规模稍小的技术公司也盯上了这块蛋糕,并被资本市场认可。2019年,车联网企业上海博泰、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天瞳威视、车联网科技企业蘑菇车联等一批企业都获得了资本的认可。
2018年12月底,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计划在2020年实现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而公安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的汽车保留量为2.6亿辆。
这意味着,即便不包括需要升级已有车联网系统的用户,至少还有70%的车辆存在后装车联网的机会,也就是18.2亿辆车。这18.2亿辆车,即便平均每辆车的后装价格为1000元人民币,也能达到万亿级的市场规模。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流媒体中央后视镜、抬头显示系统HUD、全液晶仪表、车联网模块等车联网后装市场目前仍未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相关企业也都存在一定投资机会。
除了车联网,2.6亿的汽车保有量和越来越长的车龄,让投资者也在汽车后市场中看到了机会。德勤发布的《2019年后市场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保有车辆的平均车龄已达到4.9年,而这一数字在三年前仅为3.3年。
随着车龄的增加,此前以碰撞件和易损件为主的汽配市场虽已进入红海,但中、慢损件的蓝海机遇正在悄然接近。2019年,中国至少有10余家汽配供应链企业获得融资,不仅包括新康众、开思等老牌企业,也包括甲乙丙丁、三头六臂等新玩家。与美国汽车后市场被大玩家瓜分不同,中国汽车后市场仍旧存在机会。
2020年,在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领域,预计资本市场将有所收手,主要资金仍将会将继续流向头部企业。而新的机会主要存在于自动驾驶、前后装车联网及能够基于相关数据进行价值重构的企业中,此外,汽配领域预计将成为汽车后市场中最受资本市场青睐的阵地。
虽然汽车市场仍存在投资机会,但整体的想象空间已远不如前两年。预计在2020年,资本市场会更加务实,那些只有好的理念,而无严谨的商业化落地逻辑的项目恐怕将会很难过。
编辑:张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何看待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哪些投资机会?
产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1、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活动较为平稳
根据IT桔子数据库,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投融资热度波动上升,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融资热度为近年来更高,事件为83起,涉及金额832.0亿元。截至2022年10月8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融资事件67起,融资金额为374.9亿元。
注:上述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10月8日,下同。
2、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单笔融资金额波动较大,更低为1.1亿元/起,更高为2021年的10.0亿元/起。截至2022年10月8日,2022年目前单笔融资金额为5.6亿元。
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轮次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C轮后的融资数量相对较少。根据前文的分析,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先下降后上升,2021年作为近年来热度更高的年份,轮次主要集中在早期阶段。
3、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集中在北京等地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北京市的融资企业最多,2015-2022年10月累计达到106起。其次为上海市,同时间段内累计投融资事件数量为95起。
4、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集中在原材料及零部件类型企业
2021年-2022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投融资事件如下:
从2021年-2022年10月融资企业的主营产品分析,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及零部件类型的企业,其次为整车制造的企业,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企业投融资事件数量相对较少。
5、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者以投资类企业为主
根据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代表性投资主体有红杉资本、深创投、软银中国资本等等;实业类的投资主体有宁德时代、科泰电源、本田汽车等。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涌现了诸多的个人投资者,主要轮次在天使轮。
6、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比较少,依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数据,与新能源汽车强相关的产业基金共计6个,更高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整体大部分基金规模也在该区间。
注:带“*”号的机构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
7、新能源汽车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事件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并购同行企业进行业务的扩大和产能的扩充,也有新能源汽车中游企业后向一体化收购,向原材料和零部件领域布局。其中最成功的收购事件,为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且吉利在全球的收购动作频频,2022年收购高端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7.60%的股权。
8、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总结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
中国车企排名前十名如下:
1、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汽车上市公司,努力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创新转型,正在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向为消费者提供移动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综合供应商发展。
2、东风汽车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的前身是第二汽车制造厂,成立于1969年,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是国有经济至关重要的支柱企业,业务涵盖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汽车级事业等全系列。
3、中国一汽(中国之一汽车集团公司),始于1953年的中国之一汽车集团是新中国之一辆卡车、轿车和高级轿车的诞生地。
4、长安汽车(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862年,是一家拥有CS75、锐成、逸动、欧诺、悦翔、奔奔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的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并与福特、铃木、马自达、标致雪铁龙建立了合资公司。
5、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汽车工业十大企业之一,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大型汽车集团,是涵盖整车及制造、通用航空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投融资等领域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集团。
6、广汽(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由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万向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等共同发起组建的大型国有股份制企业集团。
7、长城汽车(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SUV和皮卡领导品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之一,拥有长城汽车、哈弗SUV、冯军皮卡等自主汽车品牌,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销售龙头企业。
8、华晨汽车(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主力军,主要生产汽车整车、发动机和核心零部件,旗下品牌有金杯汽车、华晨汽车和中华汽车。
9、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创立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多年来,它专注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并取得了快速发展。
10、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4年,是集商用车、乘用车、动力总成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汽车制造商。
国产汽车品牌有:
集度、五菱、宝骏、红旗、长安、长城、奇瑞、吉利、荣威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