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中信证券十大预言最新消息(中信证券十大预言最新消息是什么)

时间:2024-07-06

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

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即将到来的2021年扑朔迷离,在这个跨年的时刻,中信证券(港股06030)研究部根据全面客观的研究成果,重磅推出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展望一: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A股上市公司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黄金时间窗口,原因有三:

之一,中国经济持续 健康 增长,将不断催生出大量优质企业,推动A股基本面不断改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新兴行业的占比提升将全面改善市场估值体系。

第二,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将夯实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基石,显著提升投融资效率。全面注册制打通一二级市场,退市制度推出加速优胜劣汰,金融开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上市门槛外升内降,加上“新经济”的中概股集中回归,优质的成长标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集聚。

第三,国内外增量资金将趋势性增配中国权益资产。中国经济的全球占比不断提升,核心资产表现优异,全球增配A股的趋势将持续增强。资管新规约束下,理财等类固收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断下行;“房住不炒”政策定调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显著下降,权益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将显著增强。国内居民部门的资产配置中,权益资产的占比将趋势性提升。

在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持续入市的增量资金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末A股上市公司将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展望二: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将依然是增速更高的主要经济体。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200万亿,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之一大经济体。

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发达经济体8国集团GDP增速为4%,中国将依然是全球增速更高的主要经济体。基数效应下,各季增速“前高后低”,主要动力来自于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宽松政策将温和回归常态,预计2021年社融同比增速缓慢回落至11%~12%,财政赤字率适度下调到3.2~3.3%。

全球经济错位复苏,中国领先欧美,而欧美领先其它经济体。预计2021年全球新冠疫苗供应量50~55亿剂,可满足约26亿人接种,发达经济体接种进度快于新兴经济体。海外政策依然宽松,预计2021年美日欧三大央行净扩表规模2.2万亿美元,欧美财政 *** 计划规模约合1.8万亿美元。

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预计中国在2021年的 社会 消费品零售规模将超过美国,2025~2030年间GDP将超越美国,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到200万亿,全球占比约为22%,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之一大经济体。

展望三:预计2021年全面注册制和退市新规落地,A股IPO上市650家,融资规模5500亿,退市40家。预计2022年起A股退市率将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主板注册制改革条件已经成熟,预计2021年上半年正式落地,三季度首批主板注册制公司发行。预计2021年全市场IPO上市约650家,从各板块排队公司数量判断,增量IPO仍主要由创业板和科创板贡献。预计全市场IPO募资规模约5500亿,其中主板800亿,创业板2400亿,科创板2300亿。在宏观政策温和回归常态、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发行主体选择上市时机的背景下,预计IPO融资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有限。

退市制度改革已经开始征求意见,或将于2021年初正式推出。预计2021年A股被动退市公司约40家,过渡期后,预计A股退市率将从2022年起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展望四: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机构化趋势将加速。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持股市值将分别达到8.3万亿和9.1万亿,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更大来源,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超过30%。

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其中,净流入资金主要包括:权益类公募9500亿,北上资金2000亿,保险权益2000亿,理财子权益1000亿,私募及两融等1500亿。净流出资金主要包括:IPO资金分流5500亿,产业资本减持净流出3000亿。

未来5年,国内居民和海外资金将趋势性增配A股,国内居民增配机构产品的占比将持续提升。专业机构在A股流通市值的持股占比将明显上升,散户持股占比将快速下降。

预计A股2025年末的自由流通市值将达到105万亿,其中,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从当前的21.5%提升至30.5%,产业资本的持股占比将从50%下降至47.5%,而散户的持股占比将从28.5%下降至22%。

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更大来源。到2025年末,预计公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4.1万亿提升到9.1万亿,占比提升至8.7%;随着A股纳入国际指数的因子权重进一步提高,外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8万亿提升到8.3万亿,占比提升至8%;私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1万亿提升到4.5万亿,占比提升至4.1%;保险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1.6万亿提升至3.7万亿;银行理财子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0.3万亿提升至1.8万亿。

展望五:预计2021年资管新规不会再全面延期,居民资产再配置将提速,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超万亿资金将借道机构产品流入A股。

资管新规的过渡期2021年结束,预计不会再全面延期。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落地后,发展方向将基本对标货币基金,预计会影响约5.4万亿的存量产品,这些产品的资产端将转向短久期、高评级的品种,预期收益率将快速下行。其它受资管新规到期约束的产品,也将经历类似的收益率下行和规模压缩的过程。

在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行和“房住不炒”的定调下,2021年国内居民资产再配置的选择中,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预计2021年将有超过万亿的居民资金通过公募、保险和银行理财子等机构产品渠道流入A股。

展望六:预计202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速较快,未来3年中枢价格依然将持续上行。按照年度均价,预计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经济逐渐恢复的背景下,需求回暖与供给瓶颈叠加,预计未来3年内大宗商品中枢价格将持续上行。需求端回暖是大宗商品市场2021年最重要的变量,但产能周期造成的供给瓶颈和长周期的低库存会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在中期持续上行。叠加流动性和通胀预期因素,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表现更好。

按照年度均价,预计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首先,天气影响产量,农产品价格向好,尤其是供需缺口较大的玉米和大豆。其次,需求持续恢复,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2021年预计将回升至55美元/桶。再次,铜矿供给相对刚性,低库存放大需求恢复带来的价格弹性,铜价周期性上行。第四,美国通胀回升成为推升2021年金价的核心动力,预计金价将重回前期高点。最后,供需基本平衡,煤价中枢有望保持平稳。

展望七:预计2021年三季度美元指数将跌破85,人民币兑美元将升至6.2,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外资将趋势性增配中国资产。

预计美国经济的全球占比自2020年起持续趋势性下降,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未来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相对欧央行力度会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耶伦担任美国财长后,“财政货币化”取向将更明确,美元供给充裕,欧美利差因素导致美元相对欧元走弱。

随着疫苗广泛接种,预计2021年二三季度病毒传染系数下降,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推动资金趋势性回流非美货币等风险资产。预计跨年后美元指数继续下行,在三季度跌破85,其后随着联储扩表减速,美国经济恢复和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四季度美元指数有望企稳回升。

出色的疫情防控,较高的中美利差,领先的经济增长,仍将继续支撑人民币升值,预计本轮在岸汇率升值的高点在2021年三季度,将达到6.2左右。

预计2021年外资将继续增配中国,通过陆股通渠道净流入A股将超过2000亿,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和债券通渠道净流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

展望八:预计2021年香港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达15%。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迎来40家左右中概股龙头的集中回归,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新经济龙头将成为新主角。

预计2021年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6.5%上升至15%,港股将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吸引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5000亿港币。

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集中收获中概股回归的红利。美国《外国公司担责法案》已正式生效,根据法案内容,我们判断财务报告无法审计的美股中概股将在2024年二季度左右被禁止交易。预计香港市场将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代表“新经济”的美股中概股龙头将加速回归,预计未来3年回归数量分别为15、15、10家左右。二次上市公司允许纳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新经济”龙头将替代传统板块,成为未来港股的新主角。

中概股回归激发市场热情,陆港两地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再添动能,香港资本市场的境内外枢纽作用将愈发突出,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2021年中证800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2.8%上升至14.7%。其中,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更是从2020年的1.3%大幅上升至24.9%。

2021年国内利率中枢先稳后降,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区间为2.6%~3.2%,其中一季度高位震荡,二三季度趋势性下行,四季度有上行压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底线思维下,国家总体安全观大图景下的投资主线有更持久的政策支持,其中的优质赛道值得中长期布局,重点集中在 科技 、能源、粮食、国防、资源五个安全领域。

第二,能源安全领域,我国将逐步建立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其中开发潜力大、安全性高的光伏和风电,以及全球 汽车 电动智能浪潮中的中国电动化供应链更具发展潜力。

第三,粮食安全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种子,重提粮食安全,预计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种植产业链整体将迎来价格向上、技术变革、政策支持的三重利好。

第四,国防安全领域,“十四五”是我军在实现机械化后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军工行业将在“十四五”的开篇之年延续高景气度并保持快速增长。

本文源自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app今天有问题吗

中信证券app今天没有问题。今天是2022年11月2日,中信证券app没有关于有出问题的任何消息,只有关于该证券和招商证券、平安证券共同成为2022年最新投诉榜名单的消息。所以中信证券app今天没有问题。

“牛市旗手”中信建投与“周期天王”周金涛的预言

在周金涛执掌研究所大旗的时候,中信建投证券在券商丛林中并不那么进取而直接。而在2019年年初,仙逝的周金涛的预言已然闪闪发光,研究所的话事人却已经易手。如今,中信建投证券依靠《牛市的起点》,成功站到了券业C位,但没了周金涛的中信建投,还能在合适的时候发出撤退的信号么?

两年前,被称为“周期天王”中信建投研究所一把手周金涛撒手人寰,留下了“2019年是暴富机会”的预言。而后每每股市暴涨暴跌,股民们都会回味“人生的康波”,顺便期待2019年的到来。

两年后,中信建投发布《牛市的起点》,成功站到了券业C位。

2月21日,中信建投召开“牛市的旗手话牛市”的 *** 会议。中信建投认为,资本市场的两个核心矛盾点:对内去杠杆和对外贸易争端两方面都在逐步改善,都能支持股市走向牛市。

中信建投还细致的将牛市的走势分成了四个阶段:之一阶段是2500~2800点,即当前所处的位置;第二阶段是4-5月,可能会突破3000点;整个下半年为第三阶段,在3000~3500点之间;而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为第四阶段,该阶段中信建投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值。

A股自2019年年初开始上涨,自年初的2440点,到今天收盘2800点,涨幅为14.92%,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中信建投的观点。

此前,中信建投的策略首席分析师张玉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当前阶段就是A股牛市的起点,目前位置是宽信用的最初期,社会融资规模开始恢复,但结构还有待优化。因此,市场是一个震荡上行的过程。震荡过程中的底部逐步提高,平稳的慢牛。 这个牛市的持续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过去一段时间,中信建投研究所一直比较低调。东财Choice数据终端上甚至无法搜到中信建投的任何研究报告。如今大胆预测牛市,中信建投的风格切换,不可谓不猛烈。

没有“涛声”的牛市

每个分析师都有一张嘴,中信建投的分析师团队却只有一个周金涛。

中信建投上一次频繁置评牛市是在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0月到2015年5月,中信建投以“牛市”为标题的研报就有10篇。

来源:迈博汇金

不过细看之下,就会发现,中信建投在这8个月中,正好将牛市的起点和牛市的终点预测反了。

2014年10月13日,当时中信建投的首席分析师周金涛连发了两篇牛熊基因研究,看空当时“牛市即将到来”的观点。

一篇是名为《无风险利率下降,牛市论是个大奇迹》,该文中称:“无风险利率下降是最近解释市场最时髦的观点,A股历史看,‘无风险利率下降带来牛市’是不成立。”

“真正牛市期间,无风险利率是上升的,但利率上升,不一定带来市场上涨。即便2014 年3-5 月,SHILBOR及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显著下滑,但上证指数并没有反弹,证明了”无风险利率下降导致市场反弹“的伪命题。上世纪50 年代以来,美国市场并没有出现过非扩张期的无风险利率下降市场走牛的案例。”

另一篇则更为直接《中枢下移过程无牛市》,在该文中,直接表明了当时中信建投对市场的观点:“于当前市场的表现,我们更愿意用”反弹“而不是”牛市起点“来定性;2015年,我们更愿意用”下跌“或周期”熊尾“而不是”牛市“来形容”。

现在回望上一轮牛市前上证指数的走势,可以发现,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2014年10月上证指数已经回暖至2500点左右,并且正在酝酿其第二次暴涨。

而在看空牛市的报告后,再以“牛市”命名的策略报告已经是2014年12月, 并且此后周金涛就罕见于看多的策略研报的名单中。

周金涛的观点,其实在普遍倾向于看多的券商研报体系中,其实是非常非常悲观的。2014年下半年的几篇文章,基本上从多个观点论述了2015年不可能有牛市的判断。

事实上,从一个宏观分析师的角度,对牛市的看法基于经济和利率分属正常,但是他们唯一没有理解的,是2015年牛市的基本逻辑,那就是纯粹的钱潮,纯粹的资金杠杆。

5000点吹牛

或许是为了“拨乱反正”,中信建投对这一轮牛市的一直保持了非常乐观的态度。在2015年4月28日到5月26日,中信建投密集发布了4篇以“牛市”为标题的策略报告。 2015年5月26日,发布了一篇名为《牛市逻辑再次共振》的策略周报。

文中的主要结论是:“短期来看,我们认为随着地方债务发行的落地,对于金融股的抑制阶段性解除,在牛市的宽松逻辑、稳增长加码逻辑以及改革深化逻辑继续共振的大背景下,上证指数有望有效站上4600 点并向5000 点发起冲击。”

彼时,上证指数已经离5000点触手可及,但是也是站在了悬崖的边上。

2015年6月22日,中信策略发布了一篇名为《等待逻辑修复》的策略周报,在该文中,总体的观点是: 牛市的大逻辑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前政策对于股市的调控仍然属于在牛市根基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对于牛市节奏的控制, 只不过当前的无风险收益率下降逻辑过渡到了引领资金向实体经济过渡的阶段。

并且认为,震荡中枢已经形成,但我们认为在这轮转型牛市的上涨逻辑没有改变前,任何调整都是上涨趋势中的浪花,密切关注牛市逻辑的修复。

有意思的是,彼时周金涛的名字,已经几乎从中信建投官方渠道披露的研报中消失。即便是订阅号《中信建投策略周金涛》(周金涛为宏观分析师)里,署名中信建投策略的文章,均出自于或安尉,夏敏仁,或王君、李而实,不见“涛声”。

事实上,彼时牛市的顶峰已过,在此后的一个月内,上证指数跌从5178点跌至3500点以下,并且此后持续下跌。非周金涛的策略报告,均出现较大程度的误判。

在2015年的研究报告中,中信建投研究所出现了一个怪相——在2014年中期策略与2016年中期策略都有迹可循的情况下。 中信建投策略竟然没有发布2015年中期策略。

不知是中信建投策略内部歧见过大,还是5000位置评论股市走向太过敏感。

周金涛的顶部预言

时间到了2015年10月14日,大盘已然尘归尘,土归土。这时,订阅号“中信建投策略周金涛”突然发了两篇旧闻,既周金涛的《全球变局》二论,暗示中信建投曾建议过减仓。

这两篇旧闻,一篇写于2015年6月8日,一篇写于2015年6月29日。6月8日的尚且温和, 文中认为5000点以上风险收益已经不成正比; 而6月29日,周金涛直接在题目中写到三季度是《资产配置的垃圾时间》,意思在明确不过。

对中国而言,中国社会和经济到达重要阶段,第三库存周期的反弹将向我们昭示中国创新和改革的成果,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二十年转折阶段,所以,这里既存在核心的利益,也有可能是转换为核心风险,所以,所谓的资本市场的牛市能走多远,走多高,目前看确实没有定数,我们不能认可任何判断,因为本来现在就是一个风险收益的转折点。从这个角度看,流动性的边际高点是否代表市场的高点,存量资金的资产配置是不是持续向股市转移,根本还是取决于未来三年中国的制度变革。

然而在订阅号“中信建投策略周金涛”6月份的研报中, 我们并没有找到这两篇旧闻的痕迹。在迈博汇金的研报系统中,周金涛的这两篇文章也并未收录……

而在此后,2016年频频放出牛市观点的安尉淡出了投研圈子,王君则在与周金涛共同获得新财富奖后,转投华创证券。

2015年11月,周金涛在出席某活动的时候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并且其给出了对2016年的看法。

其在演讲中,将2016年的预测归纳为三点:之一点是,2016年全球经济会出现经济滞胀;第二点是,从2016年一季度以后,全球将出现一次短周期的复苏;第三点是,从周期的角度来看美元将进入牛市,并且认为未来的美元牛市的强度可能会比以往两次美元牛市要低。

事实上,牛市与底部的不同在于,牛市的疯狂或许并不能完全从经济、利率等经济学理论去预测,而底部恰恰相反。周金涛一直认为“低息环境没有牛市”。

而如若不是资金杠杆,2015年又何来牛市?周金涛作为宏观分析师,又怎能整日与情绪为伍?

相关报道

中信建投高喊“牛市起点” 超千人策略会议全记录

中信建投:牛市4步走 二季度可能突破3000点

中信建投 *** 会议纪要:牛市已到 沪指下半年看至3500点

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张玉龙:当前是牛市起点 更好的投资在股市

(文章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2022年中信证券裁员了吗

2022年中信证券没有裁员。在东方财富网官网显示,2022年中信证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纷纷下滑,同比降幅均超过了7%,这导致中信证券的员工人均月薪也有所下降,相比去年而言,人均月薪减少了5000元。但是并没有裁员。中信证券成立于1995年10月,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是中国之一家A+H股上市的证券公司。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