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表面吸附水分子后出现“水膜”,“水膜”被破坏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暴露出更多的肽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细胞内组成蛋白质“水膜”的水属于结合水
C.强酸、强碱和高温等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水膜”是否被破坏
A选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都是以碳原子为核心的有机分子。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如氢、氧、氮等)相连,形成长链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再进一步折叠和组合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细胞内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自由水是不与其他物质紧密结合的水分子,它们可以自由地参与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而结合水则是与其他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通过氢键、离子键等相互作用紧密结合的水分子。这种结合水对于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题目中提到的“水膜”并不是指结合水形成的膜,而是指蛋白质表面吸附的水分子层。这些水分子并没有与蛋白质形成紧密的结合水,而是通过较弱的相互作用(如氢键)吸附在蛋白质表面。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强酸、强碱可以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离子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等,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高温也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变性。因此,C选项正确。
D选项:双缩脲试剂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中肽键的试剂。当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会产生紫色的络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成正比。因此,如果蛋白质表面的“水膜”被破坏,暴露出更多的肽键,那么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产生的紫色络合物就会更深。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蛋白质“水膜”是否被破坏。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选项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