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

中国十大篆书作品

时间:2024-06-09

1、《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晚清四大国宝,均以长篇铭文和精美书法著称于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刻在其上的《散氏盘铭文》共19行357字,为西周时期粗犷遒劲的金文书法,是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铭文、大盂鼎铭文并称为金文瑰宝,堪称西周晚期青铜器时代书法艺术的巅峰代表之作。

2、《石鼓文》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其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誉,像清代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3、《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传为李斯所书,属小篆书法作品,与《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在书法上,其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入,圆起圆收,转角处都呈弧形,无外拓之笔;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章法秩序井然,具有节奏韵律感,堪称秦代小篆的代表之作。

4、《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传为李斯撰文并书丹,属小篆书法作品,与《峄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原刻石总共222个字,四面均有刻词,其中的三面是赞颂秦始皇的统一大业的功绩,另外一面是秦二世的诏书。在书法上,其用笔都是逆锋起笔回锋收笔,行笔不紧不慢、不偏不倚,粗细始终如一,圆转中裹挟的沉着与遒劲,是秦代小篆的经典之作。

5、《袁安碑》

《袁安碑》是刊刻于东汉时期的一方碑刻,属篆书书法作品,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碑文共10行,主要记述袁安的生平,所记与《后汉书·袁安传》所载基本相同。此碑碑文体势宽博,和秦朝的小篆有所不同,笔势强健道劲,骨力劲拔而有弹性,书法厚重雄茂,可以说是开启汉代小篆的新书风,是汉代书法中的精品之作。

6、《祀三公山碑》

《祀三公山碑》刊刻于东汉元初四年,属缪篆书法作品,主要记述常山相陇西冯君为消除天灾人祸、国泰民安而祭祀三公山神的活动,现位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南麓。在书法上,此碑碑文是由篆入隶之作,字体非篆非隶,盖兼两体,以隶势作篆,以方笔写篆书,方圆兼备,峻利茂密,开篆法用笔新境界。

7、《三坟记》

《三坟记》是唐代篆书大家李阳冰的代表作,于唐大历二年刻,原石早佚,现存为宋代重刻本,收藏于陕西省西安碑林。此碑碑文叙述的是立碑人李季卿迁葬他三个哥哥的事情,碑文两面共23行,每行20字。在书法上,其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

8、《白氏草堂记》

《白氏草堂记》是清代篆书大家邓石如的代表作,共篆书六条屏墨迹,每屏纵180余厘米,横46厘米,现藏于日本。《白氏草堂记》之书风既盎然着浓浓的古气,又洋溢起阵阵新意;既老成持重,又清秀洒脱;功与情致并重,行气整饬工稳,体势森严刚毅,韵度豪迈醇厚,堪称是邓石如小篆的大成之作。

9、《吴均帖》

《吴均帖》是清代篆书大家吴让之的代表作,篆书内容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一篇骈体散文《与宋元思书》。此文仅用一百四十余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美丽风光,被后人称誉为写景的精品美文,吴让之深受此文感染而以篆书形式书写出全文。该篆书深得邓石如神髓,形体修长秀美,婀娜多姿,十分秀丽,是学习篆书必临的名帖之一。

10、《铙歌册》

《铙歌册》是清代篆书大家赵之谦早年书风初成时期的作品,此册用汉篆法,又有隶书笔法融汇其中,起笔处多方隽,复具魏碑书法特色,由此可见赵氏书法融铸古今、各体杂揉、终为己用的独特书法面貌。《铙歌册》通篇结字略长,中锋用笔,沉实厚重,精气内敛,是赵之谦篆书代表作之一,也是其为习书弟子所书范本。

Copyright © 2016-2020 www.365d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